二月二龙抬头又有哪些禁忌和风俗习惯呢。转眼已经是农历二月初二了,东风送暖、青龙抬头、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第三是忌动针线,怕针伤了龙王的眼睛,秦汉时期在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曾记载着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百姓舞龙求雨的场面,从此中国就有了二月初二的习俗,并流传至今。
1、二月二龙抬头,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谢邀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根据民间传说,唐朝时期,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怒了玉皇大帝,命令龙王三年不得下雨,可是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却被玉帝得知,压在大山之下。世间百姓们知道之后,纷纷向上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解压,从此中国就有了二月初二的习俗,并流传至今。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有何禁忌呢?据民间流传:第一忌洗衣服,意思是怕伤了龙皮,第二是从春节到二月初二不得空锅,怕断粮。第三是忌动针线,怕针伤了龙王的眼睛,第四照房梁,意思是蝎子蜈蚣无处藏。第五是忌推磨,以免压住龙头,第六是忌吃面条,因为面条像龙须,吃面条就是吃龙须,惹了龙王当年会闹涝灾。第七是忌吃醋,叫用忌讳,
2、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小时候妈妈常告诫,这天不能拿针线做活,你的家乡有这个风俗吗?
谢邀,这个问题在我们家乡却实存在,二月二这天,一般没特殊情况,所有妇女,都不做针线活,具传是怕扎瞎龙眼,这天正好是传说的龙抬头,龙刚抬头,拿针便刺,躲闪不及刺瞎双眼,乃龙之悲㗒,天下不幸。因而这日,是做针线活人家都避之,不因一小活,而激怒龙王爷,确係自安,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二月二这天,既龙抬头之日不做针线活的习俗,从古延伸到此习俗依然存在,
3、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禁忌及风俗习惯?你们知道多少?
引言“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转眼已经是农历二月初二了,东风送暖、青龙抬头、万物复苏、春回大地,那么农历二月初二为什么叫龙抬头呢?二月二龙抬头又有哪些禁忌和风俗习惯呢?且听我慢慢道来:为什么二月二称为龙抬头要明白“龙抬头”,首先要知道这其中的“龙”指的是什么。这个龙实际上指的是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中的青龙,
古人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将黄道面的星星分为二十八组,即“二十八宿”。又根据“东南西北”四大方位,将二十八宿分为四大组,位于东方的就是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那“抬头”是什么意思呢?七宿组成的是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角宿为龙角、亢宿为龙咽、氐宿为龙爪、心宿为龙心、尾宿和箕宿为龙尾,
在冬季的时候,青龙七宿是隐藏在地平线以下的。到了农历二月初二时,角宿中的一两颗星星就会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就像是这条青龙刚刚抬起了头,所以称为“龙抬头”,古代龙抬头节日的风俗习惯龙抬头节日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龙抬头的节日活动也有所不同,秦汉时期在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曾记载着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百姓舞龙求雨的场面。
后来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也有人们戏龙的情形,所以在秦汉时期,人们在这一天进行的活动主要有:戏龙、舞龙、耍龙灯。唐宋时期唐人认为这一天是“迎富贵”的日子,所以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的果子”,当时的人们用青色的袋子将瓜果和谷物纳入袋中,互赠亲友。村社里则用春酒来祭祀木神句芒,祈求这一年能够丰收,宋朝时期除了这些基本的活动,宫中皇帝的御宴还增加了“挑菜”的娱乐活动。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这一天的习俗有很多,如撒灰引龙、游赏四郊、熏虫炒豆、吃龙须面等,最新鲜的是用灶灰围着房屋洒一圈,这叫引钱龙,目的是招祥纳福。现今龙抬头节日的风俗习惯剃龙头剃龙头指的是在二月初二这一天理头发,在这一天剃头发,寓意很深,对小孩来说,是希望她健健康康成长,长大后能够出人头地,对大人来说,是辞旧迎新,希望这一年能够顺利发展。
文章TAG:二月二龙抬头动针线了怎么破 二龙 二月 抬头 针线 二月二龙抬头动针线了怎么破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