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所有的节日

元旦节,春节,元宵节,劳动节,儿童节,建军节,中秋节,国庆节

中国所有的节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成立的

1949年10月1日看啥看这么简单
公元1949年10月1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记得采纳啊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成立的

3,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 七夕 中秋节 重阳节 腊八节 除夕
春节。
腊八节、除夕、春节、元宵节、春龙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节,重阳节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4,中国的几个传统节日是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  (以下为农历日期)  ? 腊八节(腊月初八) ? 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 ? 春节(一月一日) ? 元宵节(一月十五日) ? 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 ? 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 ? 端午节(五月初五) ? 七夕节(七月初七) ? 中元节(七月十五日) ?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 ? 重阳节(九月九日) ? 下元节(十月十五日)

5,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春节 路神生日 元宵节 春龙节 (龙抬头) 寒食节 清明节 立夏节 端午节 天贶节、翻经节、姑姑节 火把节 七夕 盂兰盆节、中元节、鬼节 地藏节 中秋节 重阳节 祭祖节 冬节 阔时节 腊八节 小年 除夕
1春节2正月十五3二月二4端午节5中秋节6冬至7蜡八
翻经节。 -------------------------------------------------------------------------------- 春节 路神生日 元宵节 春龙节 (龙抬头) 寒食节 清明节 立夏节 端午节 天贶节,当然除非特别说明,一律都是采用农历纪年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本篇介绍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既是民间节日、中元节、姑姑节 火把节 七夕 盂兰盆节

6,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龙抬头、社日节、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冬至节、除夕等。另外,也有个别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如:清明、冬至等。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等。另外,二十四节气当中,也有个别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如:清明、冬至等,这些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们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7,中国都有哪些节日和他们的由来

我国的传统节日  由于风俗习惯的关系,一年有许多节日。下面本人把一些主要节日按月加以叙述,不妥的地方请予以纠正。  元旦 这是正月初一日,现在通俗叫春节。  人日 这是正月初七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按即杜甫):“人日题诗寄草堂。”  上元(元月元宵) 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朱淑贞《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寄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杜甫《遭田夫泥饮美严中丞》:“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是春社。又,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  花朝 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  上巳 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旧俗以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修禊。但是自曹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后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 清明前二日。《荆楚岁时记》说,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时当一百五。”但依照旧法推算,清明前二日不一定是一百五日,有时是一百六日。所以元稹《连昌宫词》说:“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清明 就是清明节。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浴佛节 传说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的生日。《荆楚岁时记》说,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汤浴,共作龙华会。《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四月初八日,京师士女多至河间寺。”  端午(端阳) 五月初五日。《荆楚岁时记》说,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人们在这一天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后来又把船做成龙形,叫龙舟竞渡。)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很多。唐代以后,端午节被规定为大节日,常有赏赐。杜甫《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伏日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终伏(末伏),总称为三伏。据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伏日祭祀,所以也是一个大节日。一般所谓伏日,大约指的是初伏。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咆羔,斗酒自劳。”  七夕 七月七日。《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的晚间是牵牛织女聚会之夜,人间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杜牧《七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中元 七月十五日。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烈火,目连求于佛,佛为他说盂兰盆经,叫他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后代把中元看成鬼节,有施饿鬼等迷信行为。  中秋 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重阳(重九,九日)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习惯。据《续齐谐记》所载,费长房对汝南桓景说,九月九日汝南有大灾难,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这是一般人认为重九登高的来源。但不一定可靠。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冬至 就是冬至节。冬至前一日称为小至。古人把冬至看成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做:“冬至一阳生。”古人又认为:冬天来了,春天就要跟着到来。杜甫《小至》诗:“冬至阳生春又来。”  腊日 腊是祭名。《说文》:“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可见汉代的腊日是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但是《荆楚岁时记》以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并说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十二月初八是一般的解释,到今天还有“腊八粥”的风俗。杜甫《腊日》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全冻消。”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一年最后一天叫“岁除”,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苏轼《守岁》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这些都是保密的。
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1、春节。农历一月一日。2、元宵节。农历一月15日。3、青龙节。农历二月二日。(二月二,龙抬头)。4、清明节。农历三月三日。5、端午节。农历5月5日。6、小年。农历6月一日。7、鹊桥节。农历7月7日。8、重阳节。农历9月8日。9、腊八节。农历12月8日。

文章TAG:中国的什么日子中国  中国的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