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各地有很多讲究,比如为增强免疫力,补充夏季亏损的营养,有些地区有贴秋膘的习俗,还有"咬秋"的习惯……而这些习俗往往是根据天气变化和人体机能改善而定的,具有一定的道理。
立秋那天民间有哪些习俗?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季节交替的节点,立秋当天,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在我们冀南主要的习俗有以下几种:一是吃饺子。立秋当天,全家老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家常,饺子大多都为肉馅饺子,既取贴秋膘之意,同时也包含全家老少对过去的夏日的追忆之情。
你们那里立秋这天有什么习俗?
立秋这天我们这里习惯到海里洗澡,因立秋在中伏天,天气炎热到海里洗澡凉快,再就是海水经过近二个伏的炎热日照。海水的温度在26/27度左右这时的海水最适合人降温承凉。人经过近二个伏天的炎热,天天汗流满面,蚊虫叮咬身上容易起痱子红瘩痒痒等不适。到海水里泡泡皮肤上的问题就解决了,因海水是咸的,含各种矿物质丰富对人的皮肤有养护作用。
今天立秋,你的家乡有什么习俗?
昨天立的秋,今天回答关于立秋风俗方面的问题,也不算晚吧。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中非常重要的节日,这是因为过去的人的以农事为主,人们的生活靠的是耕田种地,只有田里的庄稼有个好的收成,才不会饿肚子,如田里的庄稼绝收了,那只能去讨饭了。而“立秋”即是天气的转折点,更是大秋作物生产的最关键时期。过去的北方农村,虽也种植小麦,但小麦多为冬小麦,初夏日已收获,而大秋作物种植的并不是现今广泛种植的玉米,主要种植的是谷、豆类和高梁,这类农作物有个特点,过了“立秋”才开始吐穗灌浆,才开始往丰收的果实上生长。
我的老家地处太行山区,过去也有养殖羊的习惯,养殖羊的方式是放养,就是赶到山坡上让羊儿自由地吃草。大羊育小羊,是过去农民重要的财富来源,但母羊育小羊有个特点,夏季育的小羊俗称“夏羔子”,是长不成或长不好的,放羊人会把这些“夏羔子”扔掉而喂了狼。只有过了“立秋”,母羊育的小羊才能正常生长。我们这里还有一种说法,夏季的羊肉是不能吃的,只有过了“立秋”以后,羊肉才会好吃。
文章TAG:立秋有 咬秋 立秋 民俗 立秋有什么民俗 咬秋……立秋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