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并不是中国的产物,历史它主要分布于非洲,亚洲也有,不过只在印度、伊朗等地,中原大地上是没有狮子的存在。但长大后仔细想想,中国古代并没有狮子,古人为何会让石狮子镇守宅院呢,且不说狮子体型巨大,自带威严让人生畏,丝毫不逊色于老虎,另外一方面在古代狮子的亚洲原产地,比如安息帝国、古印度地区,狮子都是王权与至高无上的象征。

1、中国为什么没有狮子?

中国为什么没有狮子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石狮子,不管是以前的家宅大院还是现在的文物古迹,正门口总会摆着一对石狮子。左边是公狮子,嘴里含着一个球,右边是母狮子,脚下会有一个小狮子,而小时候的我,经常在老家的祠堂前玩耍,对于这两只狮子印象非常深刻,经常会爬到它们的背上戏耍,仿佛当年的自己就是孩子王。但长大后仔细想想,中国古代并没有狮子,古人为何会让石狮子镇守宅院呢?这得从狮子的起源说起,

其实,狮子并不是中国的产物,历史它主要分布于非洲,亚洲也有,不过只在印度、伊朗等地,中原大地上是没有狮子的存在。在汉朝以前,并没有狮子这个词,而是叫狻猊,它是龙的九子之一,排行老五(也有说排行老八),历史上对于狻猊的记录很少,对于它的描述也是基本没有。《穆天子传》一书中是最早记载狻猊的:“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

”而后又有《尔雅·释兽》记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晋朝风水学家郭璞在这本书中注释,“即师子也,出西域,”在东汉时期,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下,从西域进贡了一只狮子,名为“师子”。在《汉书·西域传上》有过记载:”乌戈地暑热莽平,而有桃拔、师子、犀牛,“这里的“师子”就是我们常说的狮子,隋唐之后才将反犬旁加上,成为了真正的“狮”子。

让狮子成为镇守宅院的神兽,这得从东汉时期佛教盛行说起,丝绸之路的影响,不仅带来了狮子,而且还带来了佛教,并且在东汉时期逐渐发展。佛教中的狻猊乃是神兽,平生喜静不喜动,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把它收为坐骑,所以现在的佛座和香炉上会有它的画像,既然佛祖底下的坐骑,又加上它是龙的九子之一,东汉时期的皇帝就将它作为神兽镇守宫廷,以保江山千秋万代,而这种习俗也一直延续了下去,所以我们在故宫也能看到两只石狮子。

到了唐朝时期,狻猊就不再作为皇室专用了,逐渐流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了镇守宅院的瑞兽,寄予了家主的美好寓意,明清时期,石狮子镇守宅院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但凡是土豪官绅,都会在自家的宅院放置两只狮子,用来趋吉避凶,保佑家族世世代代昌盛。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的宗族祠堂前会有两只石狮子,其目的就是为了保佑宗族香火延续不断,繁荣鼎盛,

2、中国没有狮子,为什么古人却对狮子情有独钟?

中国没有狮子,为什么古人却对狮子情有独钟

狮子的确并非中原地区的原生动物,而是实打实的舶来品,不过这种威猛的动物自从传入以后,就受到了极大的青睐,最终形成了一种相当本土化的文化标志。其实在“狮子”传入中原以前,在中土的神话与典籍中,有一种叫做“狻猊”的生物,比如《穆天子传》就有记载:“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尔雅·释兽》中也说:“狻猊如彪猫,食虎豹。

”不过,狻猊毕竟是一种只出现在典籍与传说中的灵兽,而且古代对狻猊的形象描述都比较笼统,只说其体型巨大类似于虎,却又有很长的金色毛发,除此以外,并没有其他的具体形象描述,直到狮子这种现实生物传入以后,中原的人们第一次见到狮子,就惊呆了——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神兽狻猊吗。于是,狻猊开始与狮子画上了等于号,狻猊除了在龙生九子的传说中被描述为龙族之外,其他情况下都被视作狮子,

刚开始的名称为“师子”,直到隋唐时期开始加上了反犬旁,成为了现在的“狮子”。狮子原本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古老生物,西南亚洲、非洲地区与欧洲都曾经有狮子生存,不过随着气候变化,狮子的分布范围大幅度收缩,欧洲、阿拉伯半岛、北非等地的狮子最终都走向了覆灭,非洲的狮子分布范围也大规模南撤,在亚洲,狮子只少数分布在伊朗高原与印度西部的草原地带。


文章TAG:狮子  黑化  为什么没有黑化狮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