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有了名,为什么还要字呢,此外,还有一个别号,一个人,有名、有字、有号,叫起来不是很麻烦吗,古人是吃饱没事干给自己添麻烦。谦称自己用名不用字;对长辈则称名,以表示自己的尊敬与谦恭,另外老师称呼学生、领导对下级,亦可称其名,这样显得更亲切,但一般称呼其字,如果直呼其名恐怕是带有不满情绪了。
1、为什么古代人的名字还要带字,比如诸葛亮(字孔明)?
姓名之外,不光有字,字之外还有号,号之外可能还有别号。姓,是父亲所属的家族所给予的,份量最重,名,是族中德高望重或学识渊博的人给起的。如家族聚居,还要按字排辈来起,姓名是古人家世血统籍贯的基本符号载体。一听你是韩某某,讲究人家差不多能猜到你是某府某县某家人了,字是别人起的,比如家族达人、授业恩师,仕途贵人。
字言志,某种程度代表着师长对你的期许,对你的人生指向,比如苏东坡,名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一般只有号才是自己给自己起的,是对自己生命成就的一种总结。比如陆游号放翁,更出名的郑板桥,八大山人,本来名字都让人淡忘了。为什么这么复杂,因为它有道理,直呼其名,即使现代也是不礼貌的言行,古代就是根本拿对方不当回事了。
叫人家的字,那你身份至少也得和对方齐平,最好是高一些,或者有相当的交情,私人场合交谈,一般最安全最通行的就是叫别人的号,如板桥先生,这是对对方有了解,表达认可与尊重。别号,这还不算什么,有时候古人觉得自家内涵太多,一个号不够,能有好几个号,通常和古人心爱的某种东西有关,建筑,花木,动物,甚至家乡,门前的一条河一座山,用别号来表达这种喜爱与羁绊,如留园主人,如病梅馆仙等等,用现代语言说这个算情调小号。
2、为什么古人的字常用“子”?
又如楚成王,北方的诸侯国称其为楚子。②自己起名字时,子字多用在中间作\
谢邀请简作答,为什么古人常用子字,首先应该指出,它是时代的产物。简述于后:O一,翻开先秦文学典籍,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子字的使用很多,细分析有三种含义,①,作尾字时表示这个人有一定的地位、文才,和社会影响力,这时的子相当于现在的家(如文学家,歌唱家,军事家等等),这个子是别人送给他的尊称,比如像老子,孔子,墨子,庄子,荀子等。
文章TAG:古代人 带字 称呼 名字 为什么古代人称呼还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