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天干与地支常相对应,也证实了天干指的是天象的规律性变化,而不可能指偶然形成的太阳的虚象。天干之气弱,地支之气强,天干要依附于地支才能得旺,地支不生扶天干,则为虚。”与天干对应的地支,自然指地上万物的阴阳消长,生息循环。

天干的起源是什么?

天干的起源是什么

大桡氏作干支 干支,在殷墟甲骨文已有完整的干支表,证明最迟在公元前十四世纪的武丁时代,已经有了十二支的划分,并开始用于记日记旬,至东汉光武以后就逐渐 用以纪年。 《皇极经世》 云:“干支,天也”。早在 公元前1562年——公元前1066年殷商时期,便已有干支甲子了。 《后汉书·律历上》 注引 《月令章句》:“大桡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

”大桡氏。传说为黄帝史官,始作甲子。《吕氏春秋·尊师》:“ 黄帝师大挠 。” 高诱注:“ 大挠作甲子。” 当然,黄帝和大桡氏都是历史加传说中的人物。我们现在能找到的记载非常少,但从我们认黄帝为华夏民族的祖先这点上来说,我们得尊敬这两位开创中国天干地支纪年的祖先。天干的起源众说纷纭天干的起源说法多种多样,现捡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起源说法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日干说 天干又称日干 , 日隶于天 , 很明显 与太阳有关 。 《皇极经世》 云:“干支,天也”。 《史记·历书》云:“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 十干之名得于古代传说天有十日,十干就是十日的名字。 古人认为“天有十日”,其实十日并非神话,只是其含义与今天有所不同 。 “十日 ”本指一昼夜中十个不同时段的太阳 。

《左传 · 昭公五年 》:“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杜预注曰“甲至癸也”,明确指出了“十日”就是十干,十干与十时、十位的对应关系 。 也就是说 , 十日是根据太阳运行所处的不同时段和不同位置划分的 。在这个说法中,甲代表了太阳的孕育时期 , 乙和丙代表了太 阳的青年时期,丁、戊和己代表了太阳的中年时期 , 庚和辛代表了太阳的衰老时期 , 壬代表了太阳 的死亡,癸代表了太阳的复归。

由甲至癸所构成 的日干,代表了太阳“孕育—出生—成长—壮盛—死亡—复归”这样一个生息循环的系统。 与天干相对的地支所代表的系统 ,自然是地 上万物生息循环的系统 。 马王堆帛书《十六经 ·果童 》云:“观天于上 , 视地于下 ,而稽之男女 。夫 天有干,地有恒常。合()()常 , 是以有晦有明 , 有 阴有阳。

”与天干对应的地支,自然指地上万物的阴阳消长, 生息循环。同时天干与地支常相 对应 , 也证实了天干指的是天象的规律性变化 , 而 不可能指偶然形成的太阳的虚象 。 具体说来 , 子丑寅为万物的孕育期 , 卯辰巳为成长期 , 午未为壮盛期 ,辛酉为衰老期, 戌代表死亡 , 亥代表回归 。由子至亥所构成的地支 , 代表了地上万物 “孕育 —出生 —成长—壮盛 —衰老 —死亡—复归 ”这样一 个生息循环的系统 。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天干  天干分别指什么  特别是每一个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