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感觉不到打脸。她的儿子,儿媳,早就对她反感不已。那一年,她的孙子犯事进去了,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都不提这件事。只有她,走到哪,抱怨到哪,唯恐天下不知。本来她的儿子,儿媳还想藏着掖着这件事,毕竟她的孙子还没结婚。结果,不知道她孙子进去的人,这回也知道了。她仍然不知道收敛,抱怨谁谁把她的孙子引下道,自己花钱出来,害的她孙子却出不来。
她的儿子,儿媳终于忍无可忍,一天夜里,她的儿媳站在她的门前骂了她整整一夜,往她的身上泼脏水,说她的孙子是她举报进去的。她岂是吃亏的主,第二天就去村委会告发她的儿子,卷起裤子,让人拍下被儿子拧的发紫的大腿,诉说她昨晚的遭遇。村委会的人也知道她,人早已出名在外了。以前说人家,诅咒人家的时候,许多人都忍了。
为什么有些父母喜欢用语言伤害孩子?
我研究了不少心理学,儿童心理,但是具有说服力的是我亲自实践养娃,还有帮助很多父母及孩子,每天都在观察儿童和父母。父母言语伤害孩子形成原因,我认为来自于三方面:1、家庭环境。一个人成年后,行为方式最主要是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另外一个是父母相处的模式。孩子生下来是全能自恋,随着不断成长,遇到外在世界挫败,没有掌控感,对自己内在挫败不知道怎么处理,产生攻击性,才有可怕的两岁。
对内攻击,打自己,对外攻击,孩子扔东西,打人,咬人,和父母发脾气。如果父母能够接纳孩子这种攻击性,回馈温柔的语言,孩子会感受到,我这样父母都爱我,孩子逐渐自我修正,减少肢体的攻击,也减少语言攻击。如果父母对孩子发脾气,训斥,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再这样不要你了 。孩子自身的挫败感,父母没看到,没理解。迎接的是父母的语言伤害。
孩子学会语言伤害,等成年后,所以也没接纳能力,很容易语言伤人 。另外,父母家庭模式,抱怨指责,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学会了抱怨指责。2、社会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大家打打闹闹,说话都是语言伤害,很容易被同化,才有了孟母三迁的故事。3、自动思维习惯。从小形成的方式,而且已经变成惯性思维。
比如孩子尿裤子了,父母也不看原因,然后就说,怎么又尿裤子,和你说多少遍了。孩子考试没考好,父母不问原因,怎么考的这么差,这些都是惯性思维。4、自我保护。脾气暴躁的人,内在脆弱,通过发火,语言暴力,外在权威,实际害怕自己的无能感暴露。怎么减少语言伤害。1、觉察反省。当孩子一些行为自己不接受的时候,先叫暂停,然后深呼吸,管理自己的情绪,发火,语言伤害管用吗。
文章TAG:直系家庭 子女 父母 父母害子女因为什么 直系家庭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