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晋时期的一些笔记小说中,甚至记载了西施也和范蠡一起成仙了。比如《穷怪志》中就有刘导遇到成仙后的西施的故事。抛开西施不说,从正史的记载来看,范蠡在灭吴之后,带着家人隐居经商,应该是真实的。那么他是如何经商发家,又如何变成财神的呢?一、范蠡如何以商致富春秋时期,各国经常爆发战争,而且各个国家的政策也不一样,但是各国为了壮大自身,大多采取了农商并举的政策。

这就给了范蠡从事商品贸易的机会。春秋时期,许多国家都出现了商业市场,这种市场是周朝“前朝后市”的延续,日中为市,日西而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手工业也在向市场蔓延,城市商品生产和交易也扩大了,城市不仅仅是政治和军事中心,也有了商业集中地的性质。正是商业与城市的发展,为范蠡的商业行为提供了条件。

有了市场,就有了供求关系。市场“求”大于“供” 价格就贵,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就贱。而操控市场平衡的那只无形的手,就是价值规律。而范蠡是最先发现这个规律的人,并且他把握了这个规律。早在辞官前,他在越国任大夫的时候,就对越国的经济政策提出了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问题。他主张谷产品多而贱时,官府要收购存放;谷产品少而贵时,官府要从库里拿出来平价售出。

只有使丰年和灾年的物价持平,保持市场稳定,才能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正是因为范蠡掌握了市场规律,才为他经商致富打下了基础。范蠡的经商之道,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善于把握时机。春秋末期,新兴的商人阶层登上历史舞台。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获利赚钱,就必须重视和把握千变万化的市场行情,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范蠡正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在越国时他就向勾践建议过“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就是说知道要打仗,就要搞好战备;知道货物什么时候用得上,才算懂得货物的价值。只有把“时”和“用”的关系搞清楚,才算懂得了商业的真谛,明白了货物的供需和行情。所以经商,一定要把握好商机,也就是“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他在《商训》中强调“买卖随时,挨延则机宜失。

”他不断的强调市场时机是第一位的,商机稍纵即逝,不能等,也不能背着来。但是商机出现了,也不要放过,“待其来者而正之,因时之所宜而定之”。2、“旱则资舟,水则资车”,把握市场规律。“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意思是大旱季节,河里没有水,用不上船,所以这时船的价格会很便宜,就应该囤起来,等河水充沛的季节再出卖,一定会有好收入。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财神  公历  吉日  开业  干什么  2016年财神日适合干什么事情  公历2016年10月份适合开业吉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