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长丈八即为槊。张飞的丈八蛇矛,也必然就是马槊。当然,正史上没说张飞的骑矛有丈八之长。令人感叹的是,隋唐英雄程咬金竟然不是抡大斧的。正史上,程咬金是个非常有名的使用马槊高手!而最有名的用槊高手,当然是大唐武臣排名第一的尉迟敬德。“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与尉迟敬德二骑诱敌,面对数千敌追兵时,李世民返身骑射,每发一矢则毙一敌。
若敌骑成群迫击,由尉迟敬德驰马刺击,槊锋扫过,挡者立死,如入无人之境。于是,李世民发生了这样的感叹。意思是,只要我弓箭在手,你又长槊在握,敌人就算百万,也奈何我俩不得。如此武艺与意气风发,数千年来史上罕有。至于善使马槊的大将,实际从南北朝到隋唐,大将几乎都是用马槊的,多到数不胜数。马槊的消亡。马槊在宋朝开始被大枪取代,决不是大枪优于马槊!而是因中国武风沦丧,再不追求精工制作的昂贵兵器的关系。
马槊难制,决定了其造价昂贵。所以,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而用马槊的,清一色全是军功贵族与世家大族子弟。宋朝以前,最能光宗耀祖撑起门庭的,就是军功。所以,世家豪族都会督促门中子弟文武双修,并为其等制马槊、造良弓。为的就是搏取军,延续光大门庭。宋以后,军功再不能入仕,马槊等,随之消亡,直至绝迹。(图来自网络)。
我国北方是不产竹子的,当初以骑射为主的匈奴以及其他北方少数民族是拿什么做弓箭的?
拿竹子做弓?那是找死!原因我慢慢说。你一定见过,古代的弓,是这个样子的。是吧?其实汉字“弓”就很形象,跟弓臂一个样子。但是, 如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知道,弓卸了弓弦,是这个样子的。用最通俗的话来说,一个弓,你卸了弦,它就抽抽回去了!这种弓,就是我国传统的反曲弓。顾名思义,现在这个“反曲”你知道什么意思了吧?然后,古人为什么要把弓设计成这种形式?就是为了让弓有更大的弹性,从而积蓄更多的势能,让射出的箭枝更有速度,更有力量。
这种弓,在中国商代就已经发明。是一种了不起的发明。现在,从小玩过竹竿,认为竹竿那点弹力很好的各位,是不是要改变一下看法了?因为用竹子,很难无法做到这种反曲弓的效果。单独一根竹材料,只有在直的时候有好的弹性,弯曲了之后,弹力就减弱很多了。而且,竹材料有竹节,不像木材料可以均匀通体。古人制作反曲弓,使用的材料有木片,牛角,牛筋,动物胶这几种材料。
简而言之,先把木片准备好,以桑木为佳,桦木等也可。然后弯曲成型,然后在一边粘贴牛角片,另一边粘贴牛筋。粘贴牛角片和牛筋的作用,就是增加弓体弹力。然后再把两个弓梢用木材料做好。于是,一个反曲弓就成了。我说得简略,实际上,做一个弓需要的时间,达两年之久。中间更多的时间是等待,等待材料干燥,等待胶干燥。等等。
其实还是古人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材料。如今的胶水,24小时就可以很牢固了。至于弓臂,如今有许多复合材料的弹力弓片,是现代工业制品,比起古人先进多了。所以,即使是在极北,匈奴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很容易就能找齐做弓的所有材料。然后慢慢做弓。而用竹子做的弓,弓力基本属于最弱一档次。遇到拿着优良的反曲弓的对手,竹弓不堪一击啊。
文章TAG:桑拓木 不值钱 农村 古代 古代的桑拓木是什么 农村不值钱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