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与庞统入川所以刘备重视的是实际才能,而庞统没有表现出来,之后,当鲁肃和诸葛亮知道庞统被免职后,都给刘备写信,说庞统非百里之才,而是待中、别驾那样的才能,有了诸葛亮和鲁肃的推荐后,刘备才重视庞统,并任命庞统为治中从事,这可是刺史或者州牧的高级佐官,同时还赐给了庞统一个官职,就是与诸葛亮同样的官职:军师中郎将。
那么问题来,刘备让诸葛亮和庞统担任同样的官职,那将来如何用此两人呢?或者说在刘备心目中,诸葛亮和庞统分别是怎么样的人才?刘备之所以重用庞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诸葛亮和鲁肃的大力推荐。鲁肃是外人,诸葛亮是自己人,外人和自己人都说庞统有才能,那刘备也会相信庞统,会给庞统一个机会。二是庞统必须是有真才实学。
就算诸葛亮和鲁肃都推荐了庞统,如果庞统没有真才实学,到最后刘备还是不会重用,刘备总得考察庞统,一个连县令都做不好的人,就一定是人才吗?这需要考察。刘备、诸葛亮与庞统刘备让诸葛亮和庞统都担任同样的官职,也就是军师中郎将,这个官职是刘备发明的,而且是一个过渡性的官职,换句话说,也可以理解为考核性的官职,刘备是先考察两人,然后再根据特长分配职务。
刘备在受到刘璋邀请,进入益州前,诸葛亮与庞统的考察结果应该出来了,诸葛亮的职责仍然是镇守后方,提供钱粮,并运输到前线,这个职责相当于刘邦手下萧何的职责,或者曹操手下荀彧的职责,而庞统当时跟随刘备一起入川作战,在刘备作战时为其出谋划策,这个职责相当于刘邦手下陈平的职责,或者曹操手下郭嘉和荀攸的职责。这个初步的考察应该是诸葛亮与庞统将来工作的分配,换句话说,诸葛亮在刘备眼中,应该是丞相或者尚书令的位置,将来要作为百官之首处理内政的,或者作为尚书台的长官,协助皇帝处理政事,而庞统将来应该是成为刘备的参谋长或者首席参谋,当然也能成为尚书台执政的官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但是地位肯定是不如诸葛亮的。
诸葛亮在刘备称帝后被任命为丞相刘备在拿下益州之后,庞统的功劳最大,法正的功能其次,可惜庞统战死在雒城,庞统不死的话,与法正是相似的,后来法正就代替了庞统的位置,刘备称汉中王后,汉正被任命为尚书令,从这个时候来看,诸葛亮铁定是丞相了,庞统如果活着最多也是尚书令。刘备拿下益州后,很自然就要规划政权的各项基本职能,比如定都哪里?人员如何分配?荆州与益州之间如何联络的问题?毫无疑问,刘备如果要建立政权,都城一定是在成都的益州,道理很简单,这里易守难攻,适合做都城,益州就是盆地,四周都是崇山峻岭,中间是平原,所谓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指的就是进出益州的路非常险要,这样的地方天生就是做都城的。
庞统最终却战死沙场而荆州四通八达,处于战略要地,向北经过襄樊就进入中原,向南跨过长江,就到达洞庭湖平原,再往南,直到两广地区和南海,向西沿着长江进入益州,向东沿着长江到达江东六郡,起碰上承东启西、连贯南北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荆州才是魏、蜀、吴三方争夺的战略要地和前线重地,适合打仗而不适合当都城,所以诸葛亮才说荆州是四战之地,诸葛亮既然是刘备所选定的丞相人选,将来当然是要跟着刘备到成都履职的,就算庞统没有战死,诸葛亮仍然要调到成都来当丞相,这是不容怀疑的,诸葛亮进益州与庞统的死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庞统过早去世,才导致诸葛亮过早进入益州,另外,有诸葛亮在,庞统永远也不可能当上丞相。
文章TAG:入川 刘备 孔明 孔明入川什么意思 为什么刘备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