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左女右”有什么典故吗?

“男左女右”有什么典故吗

在我国,“男左女右”的习俗,可谓由来已久又影响深远。古人很早就在文献中明确提出“男左女右”一说,唐人所绘《女娲伏羲图》中亦是伏羲在左持矩,女娲在右持规。再如,男女共同出席社交场合的座次,也要遵从“男左女右”,就连中医问诊都是“男左女右”。总的说来,这一俗例的形成,主要是受到阴阳观念和尊卑观念的影响,但又不乏一定的科学性。

一、阴阳之道男左女右习俗的发展,与阴阳学说有着分不开的关系。阴阳最初指的是日照的向背,古人常把阴阳与天地、高低、东西、左右、刚柔等相配合,甚至延伸到男女。《易·系辞上》就说到:“乾道为男,坤道为女”。而乾为阳,坤为阴,自然也就是指男为阳,而女为阴了。《礼记》的注疏中又说“左,阳也;右,阴也”,故而男为左,女为右。

其中又说,“左阳道,嘉庆之事”,“右阴道,为忧凶”,这又是将左右与吉凶联系起来了。阳为左、为吉、为男,阴为右、为凶、为女,此中便可以看出男女所代表的地位尊卑差异。二、尊卑之道古代专制社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尊男而卑女的,“男左女右”的习俗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种尊卑之道。但若只是单纯以左右的尊卑,来证明男女的尊卑地位之别,又显然不够有力。

因为在不同朝代,左右之尊卑并不是固定的。例如,秦汉基本尊右,而隋唐尚左。古人经常将贬谪称为“左迁”,但又有“虚左以待”之说,将先贤称为“右贤”、宰相为“右席”,但又有“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之说。因此时代不同,所处境况不同,左右的尊卑地位也不同。而“男左女右”的尊卑之说,更多的是由其引申义来决定的。

例如,古人视左为吉、右为凶,君王坐北朝南则以东为左为尊,西则次之。综合左、右的象征义才可看出“男左”之尊。三、科学之道除了固有习俗和观念的传承,“男左女右”也有其科学依据,这也是为何中医看诊时,要根据男士的左手和女士的右手来进行判断。相较女性来说,男子性刚强,故为阳为左,女子性温和,故为阴为右。中医从生理学的角度上,提出“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之说,确有其科学依据。

唐朝的左右威卫和千牛卫是什么性质的军队?如何看待他们?

唐朝的左右威卫和千牛卫是什么性质的军队如何看待他们

熟悉历史的人对于关陇贵族集团应该不陌生,自西魏宇文泰开始,关陇贵族集团诞生,北周、隋、唐背后的一条主线就是关陇集团,而宇文泰创立的府兵制因着这条主线一直延续到了唐初。府兵制中的府兵简单来说,就是农时忙农,闲时训练,定期到宿卫京师,遇到战争还要出战,这就形成了独特的卫府制。唐初设十六卫,即南衙禁军,遥领天下数百个折冲府,统领番上的府兵,而折冲府则负责府兵的户籍和训练,而对外战争的时候,府兵的统领权归皇帝任命的将帅,这样,就避免了拥兵自重的危险局面,兵权都在皇帝手中,即便是将帅想反也不可能。

而十六卫中的十二卫和太子六率遥领天下六百多个折冲府的府兵,而十六卫中的另四卫是不领府兵的。左右威卫就是遥领府兵的两卫,而左右千牛卫则不领府兵,他们各司其职。每个折冲府的府兵按照大小分为800、1000、1200人/府,而左右威卫各领40到50个折冲府的府兵,兵力大概在四五万左右,左右威卫在唐朝曾经数次改名,先是左右屯卫,唐高宗时期改为左右威卫,武则天临朝听政时期改为左右豹韬卫,到了神龙年间又改回了左右威卫。

军中设置一般就是大将军、将军、长史、录事参军等等。关于左右威卫将军的职责,《旧唐书》记载:“大朝会则被黑甲铠,弓箭刀盾旗等,分为左、右厢队,次武卫之下。”历史上,两位被黑的比较惨的大唐名将都曾做过右屯卫大将军,即张士贵和苏定方,而薛仁贵则曾做过右威卫大将军。千牛卫也就是左右千牛卫,原本千牛刀是人主用来防身的,后来又取“庖丁解牛”之意,就有了后来的千牛备身,是皇帝的贴身侍卫,隋朝的时候,设置左右千牛备身二十人,掌供御弓箭,备身六十人,掌宿卫侍从。

唐高祖李渊初入职场就是做的千牛备身。唐朝时期的左右千牛卫也曾改名,先是左右备身府,后改为左右领左右府,唐高宗初期先是改为左右千牛府,又改为左右奉宸卫,神龙年间才改为左右千牛卫,军中设置有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长史、录事参军等等,千牛将军掌管宫殿侍卫及供御之仪仗。左右千牛卫就相当于皇帝的护卫队和仪仗队。

真正说起来,武则天时期是没有千牛卫大将军之职的,而应该是奉宸卫大将军。《神探狄仁杰》中,很多人都认为李元芳领的正是千牛卫大将军之职,这是正三品的武官官职,实际上李元芳并不是正三品官职,他真正领的是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加上“检校”二字就和原来的意思有了很大的差别,这就相当于一个虚职,并不真正领兵,因此也就不需要伺候在皇帝身边,而剧中真正的千牛卫大将军是桓斌,他的副手是任中郎将的虎敬晖。


文章TAG:左眼  尾有  下属  女性  代表  左眼下属什么宫  女性左眼尾有痣代表着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