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汗流浃背,酷热难熬!在这三伏天里,都盼望着秋天快点来到,让秋风送来一丝凉爽!立秋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今年立秋时间为8月8号,3点12分57,农历七月初八。立秋之后标志着秋天正式来到,暑去凉来,天气也会变得凉爽起来。立秋不仅预示着夏天即将过去,也表示着草木开始结籽,果实开始成熟,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

古代把立秋分为三侯,一侯凉风至,二侯白露降,三侯寒蝉鸣,立秋之后,我国很多地方西北风开始增多,东南风减少,早晚温差增大,早晚会感受到阵阵凉意,立秋之际,也是最容易感冒的季节,要注意添衣保暖,预防感冒。虽然立秋天气开始变得凉爽,但是盛夏余热未消,很多地区温度丝毫不减,甚至有比盛夏更炎热的情况,农村人也把这种气候特征形象的称之为“秋老虎”,老虎威力可不容小嘘,充分说明了天气无常。

“秋老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控制我国的西天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往南退去的同时,又会反复的往北移动,在此高压控制下,江淮一带,会出现晴朗干旱天气,日照强烈,地表热量丝毫不减,出现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令人酷热难熬。另外一方面现在环境退化严重,森林植被减少,工业化建设增加,城市建设多是混凝土,高楼大夏,人们家用电器的增多,排放的废气都在影响着天气变化,受多方面的影响,全球整体变暖加剧,盛夏三伏天地表吸收的热量散发比较缓慢,刚刚立秋气温还是相对偏高,让人感受不到凉意得到来。

心脏不好有哪些症状?立秋后,怎样事半功倍“养心”?

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虽说现在已经立秋,但是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在任何季节我们都应该学会如何养心。那么心脏不好究竟有哪些症状呢?当出现这些症状又该如何养心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吧!心脏不好的早期症状1、脖子上青筋显现锁骨上方到耳垂方向有一条叫做颈外静脉的血管,它的功能是将血液从头部和颈部回流给心脏,平时是看不见的,但是如果突然能看见了,就说明是颈外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或是右心功能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2、身体部位发生水肿血管分三种,分别是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其中静脉负责将血液回流给心脏,但是如果心脏功能有问题静脉血液回流的作用就会受阻,表现为身体的某些部位发生水肿,虽然这种水肿在改变体位后会消失,但是心脏功能的问题还是一直存在的。3、上楼气喘吁吁心脏功能的检测还有一个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运动,心脏功能有1-4级的分类,其中1级最好,4级最差,比如说上楼吧,如果慢慢走上楼都会气喘吁吁的,说明心脏功能为2级或3级。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立秋会  晚立秋  凉飕飕  立秋会有什么表现  凉飕飕;晚立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