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闰年为什么有闰月闰月,闰月一定是在闰年里的吗
来源:整理 编辑:运气王 2024-06-24 02:28:51
本文目录一览
1,闰月一定是在闰年里的吗
闰月是指一年中出现两次相同的一个月份,只有阴历才会有闰月,闰年是4年一次的,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该年便是闰年,所以闰月和闰年没有直接关系,闰月也不一定出现在闰年里,闰年也不一定会有闰月。
最近一次便是2009年,这一年阴历中有两个5月,可它并不是闰年,所以闰年和闰月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关系。
2,为什么每年都有润月呢
呃。你可能看错了。并不是每年都有闰月呵。
闰月(或闰年)是逢4年一次的。闰月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闰一个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叫闰月年。
闰年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即有闰日的年份为闰年
公历闰年判定遵循的规律为: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公历闰年的简单计算方法(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年份即为闰年)
1、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
2、能被100整除也能被400整除。
3,闰年闰月为何没有闰日闰时
有闰年闰月闰日,没有闰时! 每4年正好多出一天时间来了.说简单点: 我们现在所说的闰年,是指2月的有29号 这是按阳历算的,每4年一闰的 而闰月,是按咱们中国的历法,也就是阴历算的具体算法,楼上的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闰日,阳历的平年只有365日,与回归年比较,每年相差5时48分46秒,所以每四年积成1日,加于2月成29日,这一天称为闰日,这一年称为闰年 闰月,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每年和回归年的 365 日5 时 48 分 46 秒相差约 10 日 21 时,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这2者是不矛盾的!
4,为什么 没年都会润月啊
每年都有润月,因为那是按农历历法来算的。农历是我国的一种历法,又称夏历、中历、旧历,俗称阴历。定月的方法是用朔望月周期给出,朔所在日为初一,朔望月长约29天半,所以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农历平年有十二个月,全年354天或355天,闰年为十三个月,其中某一月为闰月,月名依前一月名而定,如前月是八月,闰月则为闰八月。闰年全年383天或384天。设置闰月的方法是:农历月份中无“中气”的月份则是闰月.
农历平年、闰年的月数、天数一览表
年 月数 大月天数 小月天数 全年天数 闰月设置方法
平年 12 30 29 354 大约19年中7个闰月
闰年 13 30 29 383(或384) 无中气月份为闰月
5,为什么会有闰月呢
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农历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平年有12个月,闰年有13个月(含有一个闰月)。农历为什么要设置闰月呢?这是因为农历历年的长度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回归年为准的,但一个回归年长度约是365. 2422日,这个数目比12个朔望月(月相变化的周期)的总日数多,而比13个朔望月的总日数少。由于回归年是寒暑变化的周期,这样若用12个月或13个朔望月为一个历年都会使农历年和季节不相符。譬如每年都是12个月,则一年只有354天左右,比回归年短11天左右。假若今年是在冬天过春节,那么16年后就要在夏天过春节了。
古代天文学家考虑到这一点,在编制农历时,为使每一个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如初一无月,十五、十六左右满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变化,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使农历年和回归年大致相符合。在19个农历年当中有12个平年,每个平年12个月;有七个闰年,每闰年13个月。这样一来,19个农历年的总日数与19个回归年的总日数几乎相等了,能使农历历月与季节大致相符,这就是农历设置闰年的道理所在。
6,90年不是闰年为什么有闰5月
闰年和闰月没关系,你看下面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 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546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 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这个比例的近似值分别为: 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例如第六个分数式 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 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118(天) 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 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此闰年非彼闰月啊。一个阳历,一个农历啊。 2009年闰五月,是指农历增加一个月作为闰月,以弥补阴历与阳历的差异,19年7闰,就是如此。 而你所说的2009年不是闰年,指的是公历。要被四整除的年份才要在二月份增加一天,这也是为弥补地球转动与太阳公转之间的差异。
7,为什么会有闰月
农历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平年有12个月,闰年有13个月(含有一个闰月)。农历为什么要设置闰月呢?这是因为农历历年的长度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回归年为准的,但一个回归年长度约是365. 2422日,这个数目比12个朔望月(月相变化的周期)的总日数多,而比13个朔望月的总日数少。由于回归年是寒暑变化的周期,这样若用12个月或13个朔望月为一个历年都会使农历年和季节不相符。譬如每年都是12个月,则一年只有354天左右,比回归年短11天左右。假若今年是在冬天过春节,那么16年后就要在夏天过春节了。
古代天文学家考虑到这一点,在编制农历时,为使每一个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如初一无月,十五、十六左右满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变化,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使农历年和回归年大致相符合。在19个农历年当中有12个平年,每个平年12个月;有七个闰年,每闰年13个月。这样一来,19个农历年的总日数与19个回归年的总日数几乎相等了,能使农历历月与季节大致相符,这就是农历设置闰年的道理所在。 闰,本义就是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出来的叫“闰”。 闰年,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为二十九日)的年,或阴历中有闰月(一年有十三个月)的年;闰余(岁余置闰。阴历每年与回归年相比所差的时日) 闰日,阳历的平年只有365日,与回归年比较,每年相差5时48分46秒,所以每四年积成1日,加于2月成29日,这一天称为闰日,这一年称为闰年 闰月,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每年和回归年的 365 日5 时 48 分 46 秒相差约 10 日 21 时,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闰月、闰年 为了调整历法年的平均长度,使其与回归年的长度相符合,有时就需要调整个别月份的长度或增加一年中的月数。这个被调整的月份或增加的月份就被称为“闰月”。 闰月这种制历方法最早是我国发明使用的,大约开始于公元前500多年,比古希腊要早160多年。我国历法采用十九年七闰月的方法,在不同的时期和国别是不同的。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历中以朔月的长度29.5306日为1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个月,同回归年的长度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需要置闰,使阴阳历各个月份和天象物候保持对应的关系。我国古六历中用3年闰1个月,5年闰2个月,19年闰7个月的闰月法,每逢闰年所加的月便称为“闰月”。闰月放在一年的年终,例如,秦代和西汉初期使用的《颛项历》,以十月为岁首,把九月做为年终,闰月就放在九月之后,而称为“后九月”。到了西汉初制定太初历时,把闰月分插在一年的各月,并规定以没有中气的那几个月作为闰月,月序仍用上个月的月序,只要称其为“闰某月”。这一置闰规则在采用平气的历法中最合理的。到清代的时宪历时,则改用定气注历,如继续单纯以没有中心置闰的规则,有可能一年要置两个闰月。因此,又补充规定:以两次冬至之间包含有13个月的定为闰年,闰年的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定为闰月。这一规则一直沿用至今。闰年中以闰四、五、六月最多,闰九、十月最少,闰十一月、十二月和正月则不会出现,至少在几千年内是这样的。 在公历中,闰月不是在一年中增加一个月,而是在某一个月增加一天,以保证历法年与回归年相一致。例如《儒略历》和现行《公历》一般年份都是365天。通常每过四年(现行公历有时相隔八年)就把二月份增加一天,这一年就是366天。这年的二月就是闰月,而这一年也叫闰年。
文章TAG:
不是闰年为什么有闰月闰月不是 闰年 为什么
大家都在看
-
十二生肖里哪个最疯狂,十二生肖中哪一个最疯狂
2022-09-23
-
伟人是什么转世,蒋介石是龟精转世
2022-04-26
-
老人出殡为什么放炮,人死了也放炮。这是为什么
2022-09-20
-
老人的牌位放哪里合适,把老人的牌位带回家
2022-08-17
-
属猪的欠多少阴债,属猪的朋友们
2022-09-27
-
过年为什么要吃饺子 放鞭炮,为什么过年放鞭炮
2022-08-02
-
给死去的人立碑怎么写,父母给早年去世的儿子立碑
2022-06-14
-
为什么门不可以对门,门对门不好吗
2022-09-12
-
十二生肖哪个容易发怒,十二生肖容易生气吗
2022-09-07
-
亲人去世如何烧纸,你给去世的亲人烧纸吗
2022-08-22
-
一年两个春为什么不好,农谚一年两个春
2022-08-07
-
心机和心计哪个好,心机和心计是一个道理吗
2022-10-14
-
别人说媒怎么委婉拒绝,如何委婉的拒绝别人
2022-07-04
-
牛年龄一般怎么划分,怎么才能分辨牛的年龄
2022-06-15
-
五路财神为什么是六个人,五路财神分别都是谁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