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创造“永字八法”,王羲之倾注的心血,付出的代价是多么的大啊!据说,这与王羲之不到花甲之年辞世有一定的关系。王羲之想,能不能研究出一个笔画多变、复杂且有代表性的字,从这个字中找出楷书笔画的规律呢?于是,王羲之就苦思冥想,边习书,边思考,边研究。
为什么会有练字练“永”字就能练好的说法?
关于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我是这样理解和认为的:自己曾经看过一期田蕴章先生讲永字八法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它详细介绍了“永”字的写法,即八个笔画的起笔、运笔(行笔)和收笔。如上图所示,古人为什么单独把“永”字拿出来作为书法(楷书)的入门课呢?通过图示,估计你已经基本了解到,其实“永”字已经包括了楷书的最基本笔画的写法,一曰大书家智永和尚所创,故取其名字,命名为“永”字八法,后世书家将其奉若经典而流传至今。
我个人认为,楷书的最大特点就是中规中矩,这又像我们人类的出生,从躺着不动到学着翻身,从翻身到爬,从爬到坐,从坐到站,从站到走,从走到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躺到跑不经历无数次的跌倒站起继续前行,估计人一辈子也学不会走路。楷书就相当于我们人类的直立,行书就是我们的行走,草书就是我们的跑步,所以学习书法还是要从楷书学起,只有把楷书的笔法、技法、章法全部掌握以后,或称乱熟于胸,我们才能进一步学习行楷、行书、行草、小草、大草等字体的写法,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枯燥的过程。
“永”字八法真的是王羲之提出的吗?有什么依据?
谢谢邀请!相传,永字八法是书圣王羲之花了十五年的功夫潜心研究出来的,这个是千真万确的!还用质疑吗?那么,王羲之为什么要研究“永字八法”呢?据说这是他的老师卫夫人交给他的任务。卫夫人告诉王羲之说:“学楷书,用笔和结字是有规律的,你要认真把这个规律找出来,再写时,就会得心应手了。”大家知道,王羲之学习书法师承的是卫夫人,先习篆,又习隶,后习章草和今草,在之后的习楷中,卫夫人让王羲之临摹楷书鼻祖钟繇的小楷,同时卫夫人也把自己写的楷书让王羲之临摹。
在临摹钟繇和卫夫人的楷书中,王羲之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楷书的用笔和结构与篆书、隶书和草书完全不同,且楷书的横、竖、撇、捺、点、钩、提,以及入笔、行笔和收笔,看起来容易,写起来却是很难的。王羲之想,能不能研究出一个笔画多变、复杂且有代表性的字,从这个字中找出楷书笔画的规律呢?于是,王羲之就苦思冥想,边习书,边思考,边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他尝试过许多字,都觉得不尽人意,经过反复推敲和揣摩,最终选择了“永”字。从开始研究到“永字八法”创造成功,王羲之用了十五年的时间。为了创造“永字八法”,王羲之倾注的心血,付出的代价是多么的大啊!据说,这与王羲之不到花甲之年辞世有一定的关系。上图为王羲之写的行书“永”字,真乃变化多端啊!上图为王羲之写的草书永字,字字用笔老辣,神彩飞动,并彰显其深厚的功力!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文章TAG:木字旁 永的字有什么 木字旁的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