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每天在固定地点固定时刻观察太阳的位置,一年下来,这些位置点将形成一个数字8的形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两个主要因素。其一:赤黄夹角。即地球自转的轴心与公转所在平面形成一个夹角。其二:公转轨迹为离心非正圆。这两个因素古人总结为天旋地转。上图中蓝色虚线为天旋因素,紫色虚线为地转因素,红色曲线为两者的综合,即天文学中的均时差曲线。

均时差曲线即太上老君的幌金绳,即太阳每天到达最高点时刻相对当地正午时的偏差。其成因和日行迹一样,但日行迹描述的是固定时刻太阳的角度偏差。日行迹现象古人通过甲骨文的玄字记录了下来。日行迹就是太上老君的红葫芦。八卦的起源也和天干地支有关。先说什么是卦。卦字有两个构件,一个是圭,一个是卜。圭就是垒土为台。卜就是圭表中的表。

卜字中间一竖就是地平面上南北朝向的时间轴,侧面一横对应其中的刻度。攴就是用手指向刻度。卦就是利用圭表确认日子。八卦就是八个特别的日子。乾卦=午 戊坤卦=丑 己兑卦=未 乙离卦=申 庚震卦=辰 壬巽卦=酉 甲坎卦=亥 辛艮卦=戌 癸八卦是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古人用天地泽火雷风水山来表示,似乎直观了一下,其实还是很难理解。

其实八卦对应意识思维的八个不可细分的原子思维。乾:知坎:识兑:感巽:觉艮:思离:想坤:理震:念这八种原子思维过程在佛教中称为八正道,或八圣道。属性阴阳八卦的读者可能发现,还有两个组合阴=卯 丁(八卦阴阳图中的阴鱼)阳=寅 丙(八卦阴阳图中的阳鱼)阴阳对应性情,性对阳,情对阴。十二地支多出的两个是什么呢?阴中阳:子 (阴鱼的黑眼睛)阳中阴:巳(阳鱼的白眼睛)子对应意,即超我;巳对应己,即本我。

所谓超我,所谓意,其实就像中枢神经,就是心;所谓本我,所谓己,其实就像运动神经,就是身。身心,性情,八原思。这便是阴阳八卦。天干地支为什么要这样组合,配搭出八卦来?紫色虚线上地支按月份分布,这个好理解。蓝色虚线上分为两段。一段是上坡,分布为丁壬戊乙庚。其实是火水土木金,后者克前者的关系。另一段是下坡,分布为甲癸辛己丙。

其实是木水金土火,后者生前者的关系。现代科技文明日新月异,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仔细品味。古人的天地观无处不在。更改,这两个字好像意思差不多,其实古人分的很清。两个字里都有相同的部件攴,更=丙 攴;改=己 攴。丙为阳,己为阴,更对应时间上的变化,改对应空间上的变化。限于篇幅,零零散散随意说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抛砖引玉。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天干地支  纪月  天干  天干可以配什么  如何用天干地支纪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