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笔:欧楷横画的收笔与起笔的切角相呼应,二者的形态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就是起笔和收笔都有切角,并且是平行的。这样更能显得浑然一体。欧楷横画收笔的要领除了与起笔相呼应之外,还要注意收笔不可重,只比起笔略粗即可。说完了欧体楷书起笔运笔收笔的要领,接下来我们说说颜体的起运收要领所在。第三,以颜真卿楷书为例,具体说明楷书起笔运笔收笔的要领为什么要说颜真卿楷书起运收的要领呢?因为为了更加能说明问题,特意选择两种不同风格的楷书进行对比,更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说欧阳询的楷书属于瘦硬的风格,那么颜真卿的楷书就属于丰腴一派的风格,一瘦一丰在起运收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同呢?【颜真卿楷书】为了说明问题,我们还是以颜真卿楷书中的横画为例来说明其起笔运笔和收笔的要领。起笔:颜体楷书的起笔多为圆笔,也就是逆锋入纸,这和欧阳询楷书明显不同,但是效果俱佳。值得注意的是颜真卿的楷书笔画横竖笔的粗细对比十分明显,一个是纤细一个是粗重,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颜体虽不是笔笔起笔都是圆笔,但是圆笔也是其起笔的一大要领。
运笔:在颜体楷书中,我们能够看到横画都是特别纤细的,所以在运笔时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提起笔尖保持力度行笔即可,这也是与欧楷横画运笔不同的一点,学习颜体就应该特别注意。收笔:颜体楷书横画收笔很有特色,相对于欧体楷书横画的收笔颜体更加复杂一些,那就是颜体楷书横画收笔需另起一笔,在横画末尾写出一个方头笔画,这是颜体的特色,也是颜体楷书横画收笔的一个要领所在。
二王传承,智永书法《真草千字文》的起笔和收笔是如何写的?
据说,王羲之的《兰亭序》写就后,先是被老丈人郗鉴拿去,经几世后复归王家,再传书圣的七世孙智永。如果这个传说是真的,那智永是世间少有的、能静心欣赏与学习《兰亭序》的人之一,其水平自然不低。作为出家人,智永一生抄写《千字文》800余本,分送江东多寺院,故有墨迹本流传至今,此乃幸事。智永书法上承其祖王羲之,温文尔雅,平稳安和,温润圆劲,含蓄端庄,是“二王”与大唐衔接的关键人物。
对于智永《真草千字文》,清代何绍基说:智永《千文》,笔笔从空中落,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喻之。学习此帖用笔,必须注意:起笔多空中作势,尖锋翻笔入纸,但是又并非直落直行,而是在笔锋落纸的一刹那,有一个极轻微的切笔动作。这种起笔法,初习者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稳住笔势,不致浮滑。收笔收笔则多蕴藉丰润,笔去而势未尽。
文章TAG:博字 欧体 起笔 笔画 博字的起笔是什么 欧体的基本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