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寂静的夜晚,或者是喧嚣但你内心清净的夜晚,选一个稍微安静点的所在,仰望星辰,有云雾?有雾霾?没关系,等雾尽霾散,等不到?那就第二天晚上继续等。等待的过程,其实你应该也能感悟良多。
如果你要说,我只看到在浩渺的星空之中,除了一闪一闪的星星,还有皓然当空的月亮,就剩下一片漆黑了,这能让人学到什么呢?古人难道能从这片黑夜之中看到别的什么吗?难道古人更聪明?
当然不是,因为你只看了一个晚上,古人那一生,无不是夜夜在迷茫中仰望,总有那么一个灵光一闪的瞬间,让他找到那根贯穿时空的纽带------------阴阳。
没错,古人对头顶这片星空的认识,就只是阴阳两个字,在晚上,所有的星星,包括月亮,都被容纳在宇宙的漆黑之中,古人于是造字:上下四方叫做宇,往来古今叫做昼(宙),宇永远漆黑,亘古不变,因此它被称为阴,宙,日月星辰运转,让人感觉时间在流逝,生命在运动,所以叫做阳,太阳,就是其中最大的阳,因此我们理解的月亮是阴这个观念是需要改一改的哟,但月亮出现在夜晚,是可以象征这个阴的。但月亮并非是阴哟!
有了以上的基础知识,我们再去翻阅《易经》,不,直接看古人画的卦象,就根本用不着《易经》这本书来解释了,因为你已经拥有了创作《易经》和《河图》《洛书》的基础了,
当然本文是为了要验证这种方法合不合适用来读懂《易经》,因此我们就拿《易经》来验证,但这里要告诉友友们一个小知识,周文王在被关起来的时候创作的是有文字的周易,周易很多人觉得好神秘啊,其实呢,周易只是周文王用文字记录自己一生的经历故事,这种文字为了规避纣王的查探,略微绕了个弯而已,具体的故事记得关注我,以后我会把周易的故事翻译出来,然后再去对照孔老夫子的那些解释,保证大跌你的眼镜!这也是为什么李白要说那句“凤歌笑孔丘”的原因,而真实的易经呢,只是八个图像而已!
因此如果你还沉浸在《周易》的文字里无法自拔,那你就很难明白《道德经》里这一段话:
也很难抓出乱麻中的那一根雪银色的天蚕丝了。
八个图像,由两个符号组成,很多人说阳的符号代表天,其实应该是时间,就是上文上文说到的日月星辰的运转,这些事物在苍茫漆黑的宇宙中,运动为阳。同样的阴为地,曾仕强老师还说大地有裂隙,因此,符号由断沟,这点似乎没错,但其实只能在局部行得通,要通读古人经典都行得通的解释,只有一个,就是宇,就是容纳这片星辰的大海,它才是真正的阴。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阳在内,阴外守”这条道家无可争议的准则。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为什么《周易》里的地天是泰卦,天地是丕卦。如果阴是大地,大地在天外,这是象征什么呢?所以只有阴代表宇,阳代表星辰,才可以表示宇宙之中,星辰运转在漆黑的大海这一“恒”定的现状,也只有这样,才能说天得一(阳,星辰)以清,地得一(阳,星辰)以宁,的真正意思,也就是说,天地因为由了星辰的运转,所以才光明明亮,万物繁华。
之所以要多次说明阴阳的概念,就是为了说明阴阳交错下,古人发现的八个图像,它们所真正表达的事物的最朴素的原理。
三个一横,不仅是表明星辰数量之多,它是代表了所有星辰的运动,也代表了时间,这个下面再说,只有日月星辰的存在,我们才感受到我们自己是真实的活着,因此它自然代表生命的生生不息,也就是所谓的健运了,说到这里,也要和曾仕强老师对三个一横的解释进行下对比,他说第一横是天空,第二横是太阳,第三横是云彩,曾仕强老师的解释非常有道理,只是他说的是后天文王采用的图像,本文说的是最原始的《易经》用的先天八个自然现象。友友们可以体会下差别
上面一段是阴阳影响下,古人对乾天所观察到的图像,但友友们想过没有,在周文王之前,乾卦为什么放在北方叫做先天卦呢?因为地球是绕着北极星旋转的,因此只有眼睛望向北方,星辰的位置才可以相对而定,而乾这一幅图像,正是象征星辰(包括日月)的图像。
那么分析坤三个断续的横这一个图像的时候,就相对简单了,就是被乾的三横割裂的星空。
我们普通人辨识天空中的星辰其实只有三样,太阳,月亮,和星星。三个阳爻就是分辨代表它们,最远的是星星,最近的太阳,中间的是月亮。这个排序,并不是是指空间的距离,而是对地球的影响。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