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亚献礼【1】又从迎神位升堂,形式与初献相同,内容有区别,赞词完全不同,但依然只是赞美死者生前的劳苦,表达孝子的孝敬心肠。其他每种亲戚关系的祭礼形式基本相同,只有孝子一献的内容,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今天的祭礼已不是迷信的做作,而是追悼、歌颂死者,教育新人敬老、尊老了。
1、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孝子和孝女?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方面,世纪伟人邓小平悉心照料继母夏伯根,行孝尽忠,应该算是一位大孝子,我教佩他老人家。邓小平的生母姓淡,在他12岁时,母亲就病故了,他的父亲邓绍昌娶夏伯根为妻,夏伯根也就成为邓小平的继母,他的父亲邓绍昌1936年不幸去世,留下了继母夏伯根一人。1950年,重庆刚解放,时任任西南军区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就把夏伯根接到了家中,此后,夏伯根就一直和邓小平一家生活在一起,
夏伯根只比邓小平大5岁,虽是继母,邓小平依然如亲生母亲一般的孝敬。1969年邓小平夫妇被下放到江西时,唯一向中央提出的要求,就是让继母同他们一起到江西生活,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担任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夫妇对夏伯根老人不离不弃,精心照顾,让她安享晚军。邓小平的妻子卓琳是一位知识分子,几十年如一日尊敬、善待夏伯根,并在邓小平逝世后,奉养百岁高龄的夏伯根老人走完最后一段人生,也着实难能可贵,
2、农村人为去世的老人开祭是怎么回事?祭礼有哪些内容?有没有意义?
在本地,农村人家里老人去世了,基本上其子女都要为老人举办一场祭礼。不但农村老人去世,其子女要为老人举办这样的祭礼,城镇上不少人家也都要为逝去的老人举办一场祭礼,现代祭礼的内容简单讲就是悼念死者,为死者歌功颂德,真的并不是迷信。一、祭礼的历史渊源祭礼的历史很早,最早可见于商朝,到了周朝已发展得,较完善了。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今天的祭礼已不是迷信的做作,而是追悼、歌颂死者,教育新人敬老、尊老了,二、祭礼的内容祭礼的内容很复杂,根据上祭者与亡人生前的关系不同,也有区别。孝子是举祭者的重心,内容和形式最复杂,也是所有祭的首祭,其他关系祭的内容和形式,在孝子这一祭中都有形式相同、内容有别的表述。下面就以孝子这一祭来概述祭礼的整个过程【一】祭前的准备工作1.、祭文、挽联、服状在开前几写好祭文、挽联、服状,
挽联和服状都要张贴好2.香案在灵堂内和室外准备的放祭品的桌子,室内一张,室外三张。室内桌子为礼生坐和呈放祭品用,室外桌子是摆放好祭品和祭亭、遗像等,3.准备祭品室外:猪、羊、金山、银山、寿星、宝塔、俎豆、安顿好祭所、祭位一般祭品包括香、茗、酌、箸、馔、羮、腐、果、鲜、鸡、馐、丝面、糕点、帛、松、柏、竹、梅、兰、菊等等一般有降神(这里的神并真有神,只是人们的精神寄托)、迎神、妥神、送神几处位,奏乐、成服、司樽、盥洗、声炮、鸣金几处所等。
4.编炮编炮不一定非要火药编炮不可,为了环境卫生,可用电子炮代替,【二】正式开祭1.发擂鸣三次/个短炮,表示祭礼将要开始了。礼生(从事祭礼的专职人员)分别读:灵輀将驾,祭礼先行,孝堂肃静,执行就位,以此让帮忙和参加祭礼的人就位。2.孝子侍立帏内,倾听礼生宣读《就位词》: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韵其音,敬其所亲,爱其所生,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这里的其是指亡人,道明祭礼的宗旨。3.就位词读毕,陈设各项4.升炮、擂鼓、呜金、奏乐5.礼生宣读《开幕词》6.礼生宣读《开幕赞》7.引孝子出帷行省视礼省视,就是孝子查看一下所陈设的情况怎么样了,省视的时候是要回报的,如堂上叫省牲,那室外带孝子省视的视生就回答给堂上的礼生:博硕肥脂并赞云:博硕肥腯祭奠呈,爹娘不敬敬何人,生前菽水承欢少,此刻猪羊难报恩。
8.省毕升堂入帷9.分别至盥洗所、奏乐所、司樽所、声炮所、金鼓所行礼每到一所,都读赞一首,如到奏乐所,赞云:玉笛幽幽哀乐鸣,孝堂寂寂动哀情,洞箫悲咽增伤痛,鹤唳三更不忍闻。10.双亲皆亡,先行成服礼孝子分别穿孝衣、披白巾、披麻、戴冠、扎带、穿草鞋、执杖这里没有迷信色彩,穿草鞋是以前农村人都穿草鞋,现在不忘那时之苦。
文章TAG:孝子 孝女 死者 死者的重要孝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