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阳五行与天干地支的基础知识阴阳五行。在静态逻辑眼里阴阳五行不科学近巫,从科学的立场来看阴阳五行理论,是否正确,如今,有人对阴阳五行理论的正确性提出置疑,阴阳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力度有所不同,比如同性相克会厉害,就是说阳五行克阳五行、阴五行克阴五行,较为厉害。
1、金木水火土,五行是如何相生相克的?
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因为金若被烈火燃烧,便溶为液体,液体属水,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黄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木克土,因为树根苗的力量强大,能突破土的障碍。土克水,因为土能防水,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火克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金木水火土五行所主的事物:一、金——主西方,秋天,燥,白色、鼻孔、皮毛、肺脏、大肠。
二、木——主东方、春天、风、青色绿色、筋、眼睛、肝、胆,三、水——主北方、冬天、寒、黑色蓝色、骨、耳朵、肾脏、膀胱。四、火——主南方、夏天、暑、红色紫色、脉、舌头、心脏、小肠,五、土——主中央、长夏、湿、黄色啡色、肉、嘴巴、脾脏、胃。中医五行相生: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
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
中医五行相克: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
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关系,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有他脏的资助,不致于虚损,又能克制另外的脏器,使其不致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则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比如脾(土)之气,其虚,则有心(火)生之,其亢,则有肝木克之;肺(金)气不足,土可生之;肾(水)气过亢,土可克之。
2、阴阳五行是科学概念吗?
从科学的立场来看阴阳五行理论,是否正确?中国古代和现在一样,有一群不安分的聪明人,他们与只管穿衣吃饭过日子的普通人不一样,不甘于醉生梦死,宁愿过苦日子,也要仰望星空,怀揣梦想,他们研究探索世上万物运行规律,创建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思想。如今,有人对阴阳五行理论的正确性提出置疑,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自发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有先天阴阳五行与后天阴阳五行之分,认为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孪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一统属性)、火(运动属性)、土(存在属性)、金(空间属性)、水(时间属性)五种最基本的条件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属性。
这五种特性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中国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旧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妨碍科学的进步,中国自然哲学家在解释现象时,往往求助这种自然哲学,例如:电被解释为“阴阳相激为电”;地震被认为是“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
文章TAG:相生相克 五行 阴阳 阴阳五行如何相生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