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字”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古人起名要有“字”呢。如汉代班固字孟坚;三国諸葛亮字孔明;唐代李白字太白;王维的字最贴切——摩诘,字刚刚诞生时,并没有特别严格和约定俗成的制度,于是民间的字既有后世广泛的两个字,也有仅一个字的,“字”最早在商朝便出现了,到了周朝,“字”这一制度开始盛行,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都有自己的字。

1、为什么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为什么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时,常能听到“常山赵子龙”、“燕人张翼德”等称呼,其中“子龙”、“翼德”都是人物的“字”。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更是每个人物出场时都会在其旁边标上姓名和字,那么,这个“字”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古人起名要有“字”呢?其实,“字”最早在商朝便出现了,到了周朝,“字”这一制度开始盛行,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都有自己的字。

根据《礼记·檀弓》的说法,男子在加冠后便正式步入社会,需要和许多人打交道,互相之间如果只呼其名,显得不够尊重,于是迎来二十岁的男子,就要在本名外另取一个“字”,在与人交往时,互相称对方的字以示尊重。而男子自己的名字,则只能长辈或者自己来叫,当长辈对晚辈称名字时,表示亲昵;当自己称名字时,则表示谦逊。步入社会,采用更多的是自己的字,于是我们可以见到在讲述古代或者近代的影视剧中,交谈双方互称对方的字,显得即尊重又文雅,

至于字的内容,则大多是表示德行或解释自己的本名,因为它是用来“表德”,所以又被称为“表字”。亦或者是,字含有和本名相关的意义,著有著名的《颜氏家训》的北齐文学家颜之推认为,人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而字则是表现自己的德行和愿望,用字来约束自己,从而起到督促的作用。其实,字刚刚诞生时,并没有特别严格和约定俗成的制度,于是民间的字既有后世广泛的两个字,也有仅一个字的,

比如著名的屈原,他本名屈平,原是他的字。还有西楚霸王项羽,羽其实是他的字,项籍才是他的本名,后人为了表示尊重,便称呼他们的字,渐渐的,许多人甚至不知道他们的本名了。一言的字并不多,大部分的字因为肩负着解释说明姓名,表达德行这样的“重任”,所以常常有两言,而两言的字则有着许多不同的规律。比如家中有兄弟数人,那么其字的首位往往是用“伯仲叔季”来表示长幼,

举例来说,三国时期雄踞东南的孙吴,其奠基人孙坚生下四子,分别是孙策、孙权、孙翊和孙匡,而他们的表字则分别是伯符、仲谋、叔弼和季佐,正是按照“伯仲叔季”来取字。同时的荆州还有以马良、马谡为代表的马氏兄弟五人,五人的话,就超过了“伯仲叔季”的四位,于是马良排名老二,字为季常,马谡排名老五,字为幼常。另外的著名三国人物中,还有诸如曹操,字孟德,“孟仲季”是古人将季节分成三段时采用的排序方式,可见曹操是家中长子;姜维,字伯约,则表示他是家中的老大;陆逊,字伯言,所以他也是家中的长子,诸如此类,

除了按照兄弟排名,就是和名字相呼应的字了。同样以三国为例,张飞,字翼德,飞和翼相关;赵云,字子龙,古语云:“云从龙,风从虎,”名和字二者还是相关的。曹操的字则即表示排名,又和名相呼应,《荀子》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操”在名中,“德”在字中,可见曹操的名和字在取时都花了不少心思。古代取字的种类还有很多种,规则大体上比较自由,

2、古时候人名中的“字”有什么来历吗?

古时候人名中的“字”有什么来历吗

感谢小秘书邀请。古时候,人名中的“字”还真有些来历,这需要绕个弯儿,从古人的姓、氏、名说起。可能啰嗦,敬请谅解,关于姓。古人最初的姓,表示母系血缘,反映母系社会的特征——“女生为姓”,几大著名古姓,如姜、姬、姚、姒、嬴、妫、妘、姞等,皆从“女”,——没父亲什么关系;另外,母亲在什么地方生的,往往就以地域河流为姓——《左传》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

古文献记载,神农母居姜水,因以“姜”为姓;黄帝母居姬水,遂以“姬”为姓;舜母居姚虚,即以“姚”为姓,等等。后来,有了天子赐姓——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姓“姒”,帝舜还给一个臣下赐姓董,这个人本来是神农炎帝的“姜”姓后代,姓董以后,就把与姜姓的血缘关系割断了,所以,《春秋传》讲,赐姓多了,“姓之义乃完”——其作为血缘象征的意义逐渐削弱了。


文章TAG:名字  关于字什么名字有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