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自幼酷爱弄鱼摸虾,也呈养殖过多年的鱼。长白山天池之前也没有鱼,因为海拔太高,冬季严寒,冰封期长,水中含氧量极低,没有原生鱼,上世纪末我国从俄罗斯引入高白鲑和凹目白鲑等冷水鱼投入湖中,里面才有了鱼,四,就是现代社会,流行着放生,就是有钱人,为了积德,花钱买了带籽的鱼,在你没发现的时候将所买之鱼,放在了新挖的池中,等到鱼甩籽后,慢慢的孵出了小鱼苗。

1、挖一个没有鱼的湖泊,过段时间就会有鱼,鱼是哪里来的?

挖一个没有鱼的湖泊,过段时间就会有鱼,鱼是哪里来的

挖一个湖,必须要有水源补给,否则用不了多久就会干涸,这个水源补给可以是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里通常都含有丰富的生物,这些生物进入这个湖泊里,构建起一套完整的食物链,鱼类也能在这里繁衍生息,但如果一个湖泊地势特别高,比如有些高山湖泊,水源依靠冰雪融水和降水,但这些湖里有鱼类生存,那这些鱼又是怎么来的呢?最可能的来源就是鸟类带来的。

亚欧大陆上的候鸟会辗转于各大湖区,它们在鱼类丰富的水域觅食时,羽毛上会附着鱼卵,然后它们迁徙到一个没有鱼类的湖泊里,羽毛上附着的鱼卵会落入湖中,如果环境适宜,就会安家落户并繁衍生息。鸟类就是大自然的快递员,如果没有它们,很多湖泊里都不会有鱼类,贝加尔湖里的大部分鱼类都可能是鸟类带来的,比如被称为“贝加尔湖鲨鱼”的各种杜父鱼可能就是由候鸟带到湖中的,还有很多生物也是鸟类带来的,比如贝加尔湖蛤,原产自欧洲。

贝加尔水蛭,原产于中国南方,贝加尔湖癣虫,原产于印度,这些动物都搭上了鸟类的便车,来到了万里之遥的贝加尔湖里。但有些湖泊实在太贫瘠,水温很低,营养物质少,这样的湖泊不会有鸟类光顾,里面也就没有原生鱼类,比如新疆的赛里木湖和东北的长白山天池,赛里木湖太过封闭,原本里面只有一些浮游生物和低等生物,没有任何鱼类。

上世纪末我国从俄罗斯引入高白鲑和凹目白鲑等冷水鱼投入湖中,里面才有了鱼,长白山天池之前也没有鱼,因为海拔太高,冬季严寒,冰封期长,水中含氧量极低,没有原生鱼。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天池里发现了冷水鱼,据推测可能是邻国放入的,但如果是在湿润地区挖一个湖泊,估计只需几年里面就有成群的鱼,因为湿润地区水系发达,鱼类资源丰富,就连土壤里都藏着鱼卵。

2、农村所说的“四大家鱼”到底是哪四种鱼?为什么没有鲤鱼呢?

农村所说的“四大家鱼”到底是哪四种鱼为什么没有鲤鱼呢

“四大家鱼”中没有鲤鱼,这确实让人很意外,因为在内陆淡水鱼类的养殖中,鲤鱼与草鱼和鳊鱼这三种鱼的养殖就占到了70%,按理说,四大家鱼是指我们最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那么,为何四大家鱼中没有鲤鱼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鲤鱼为何没在四大家鱼中?鲤鱼作为我国最常见的养殖鱼类之一,它却不是四大家鱼,

但其实,鲤鱼在我国曾经“辉煌”过,根据南宋周密的《癸辛杂识》的记载看,早在唐代以前,鲤鱼是我国最广泛的淡水养殖鱼类,也是当时市场上最常见、需求量最大的淡水鱼类。但是,到了当朝天下“姓李”之后,这一切都变了,因为“鲤”与“李”同音字,所以当时的皇帝就下令全国范围内禁养鲤鱼,并且禁止捕捞和售卖,如果捕鱼时意外捕获到可以就地放生,也可以放到放生池中(唐代修建了大量的放生池,目的就是放生鲤鱼),

好不容易摸索出来的养殖技术,现成的鱼苗,突然不让养了,市场必然出现很大的缺口,同时许多养殖池也空闲了,那么,此时就需要找其他的鱼类来替代,于是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就被人发现并推广开始,从史书的记载看,在我国宋朝时,四大家鱼就被定义了,而且有了相当成熟的养殖、运输、贩卖机制。四大家鱼如何被确定的?可以说如果不是唐朝禁养鲤鱼的话,兴许就没有四大家鱼了,当鲤鱼被禁养之后,人们是如何寻找替代品,并且还一下子找到了四种呢?我们不妨先从我国的淡水鱼类说起,

我国地大物博,水资源丰富,且不说1.8万公里长的海岸线,就单说内陆优质的水资源就有着多达17.6万平方公里,其中多为湖泊和河流,如此多的自然水体,自然也蕴蓄了大量的水生生物,其中就包含了鱼类。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的鱼类有约1050种,分属18个目52科294属,其中初级淡水鱼有967种,河口性鱼类有68种,洄游性鱼类有15种,鱼类资源可以说是非常的丰富。


文章TAG:哪里鱼还有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