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以“得意忘言”,作为其哲学研究方法。“玄学”针对汉儒支离繁琐的“解经”方法,强调在论证问题时应注意把握义理,反对执著言、象,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等方法。“玄学”并以《老子》《庄子》思想注解《易经》《论语》。或曰,魏晋“玄学”,是为了抵制汉代儒学。这个说法未必准确。东汉末年,战乱频仍,汉儒学迅速衰落,很多经籍亦大量亡佚。
此时的一些贵族知识分子,看到包括“名教”之学的儒学对于治国济世作用有限,因此觉得必须“另辟蹊径”,这才形成了以老庄为主重新解释儒学的思想潮流。“玄学”,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重要的“道”“儒”融合。而且,这种融合,对此后的“儒”“道”“释”融合,亦有重要影响。所以——第一,“玄学”兴起,是源于汉代儒学衰落,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形成的。
第二,“玄学”来源,是汉代道家、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而成的。第三,“玄学”风格,是由汉未魏初的“清谈”之风直接演化的产物。“玄学”,一方面,反映了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对当时社会严重乱象之不满;另一方面,也是这些人力图为当时的统治阶层提供一种新的哲学思想武器。这与豫章太守梅赜伪造一部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是同样的出发点。
什么是玄学?它和哪些学科有关联?
玄学,应该说是一门高级学问,很多人只知道《老子》提出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却不知道《黄帝内经》也提到过玄,《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
怒伤肝,悲胜怒,风傷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也再一次提到这段文字。道是宇宙天地之大道,也是人体这个内宇宙之大道。《黄帝内经》这里指出的是人体内宇宙大道。人体也分天地人,那么人体的天就是头,人体的地就是脚,人体的人就是五脏。这个可以读《黄帝内经》其它篇幅去领悟。文章曰:其在天为玄,那么这个玄就应该在头部了。
玄生神,就应该说是神在头部了。神在天为风,那么说风生流动的,或者说是运行的。我们看看天上的运行是什么样呢?天上一切星辰都是旋转的运行,那么这个玄应该认为是旋转。《老子》曰:大道氾兮,其可左右。我们知道星辰的运行有顺时针运行,也有逆时针运行,这就是说,大道的运行可以右转,也可以左转。《老子》的语言也形容可以左右转动运行。
文章TAG:双子 玄学 玄学是什么 上升双子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