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才有的。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谢邀,是与不是纪念屈原故且不论,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1、端午节真的是纪念屈原吗?

端午节真的是纪念屈原吗

可以明确地讲:端午节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才有的。我们来看看过端午节的几大风俗:1,吃粽子;2,挂菖蒲和艾草;3,饮雄黄酒;4,龙舟竞渡,其中的2和3两项与纪念屈原可以说扯不上半毛钱关系,前一个可以说是为了有辟邪消灾,后一个祛病防疫有关。我们再看1和4,吃粽子我认为可能是古代的一种吃食习俗,因为端午在夏天,一般的米饭都容易坏,而粽子一般就不易坏,

龙舟可能是古代的独木舟演化而来的,龙舟追求的是速度。如果用来救人,可能真不适合,试想,如果是为了记念屈原,包粽子是为了防止鱼食吃屈原的身体,如果把米饭包起来,鱼怎么吃,钓过鱼的朋友都清楚,鱼爱吃的都是散碎食物。粽子投入水中更象是引诱鳄鱼这样的大型水生动物,我认为端午节来源于古代的夏祭因此,我认为端午节首先与传统历法是关联的,她也许是来源于古代的夏祭。

在传统上有春祭(清明),秋祭(上元节),冬祭(过年),独缺夏祭,古代,人们其实都有两种崇拜或信仰:一种是对天地自然的崇拜或信仰;一种是对祖先崇拜或信仰。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都离不这一点,差不多都是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我认为端午节也不例外,很有可能端午节的主要祭祀对象就是“龙”。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正是《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的卦象,比如端午节的两大民俗:吃粽子和龙舟竞渡更象是祭“龙”,

龙源于江河崇拜或水崇拜“龙”前半身更象是鳄鱼,后半身象蛇。在古代人们崇拜或祭祀的是一些凶猛的动物,在古代南方水网地区,鳄鱼和大莾蛇可以说是比较常见又凶猛的动物,在古代人们应该对它们很是畏惧,龙可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亦兽亦蛇的一种动物,龙在古代传说中通常是亦正亦邪,龙可以呼风唤雨,布霖人间,这是她们正的一面,亦可水漫金山,这是她们邪的一面。

2、端午节,是纪念历史上的屈原,何来“端午快乐”呢?

2、端午节,是纪念历史上的屈原,何来“端午快乐”呢

谢邀,是与不是纪念屈原故且不论。在这里就说是纪念屈原,又有什么不开心呢?屈原如果不被排挤罢黜朝政他能写出如此恢宏瑰丽的骚体诗吗?说明屈原是幸运的,因一部《离骚》而万古留名,他泉下当是快乐的,他的《离骚》开了词赋词宗,对后来的影响深远,这也许他本人当时也没料到会如此受后人尊重,不然他会多活两年的,我们高兴屈原也会高兴的。

3、历史上的皇帝都不曾有节日纪念,为什么人们会单独设立一个端午节纪念屈原?

3、历史上的皇帝都不曾有节日纪念,为什么人们会单独设立一个端午节纪念屈原

1,皇帝太多了,不知该纪念哪一个才好,屈原只有一个!2,屈原是浪漫主义创始人之一,又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无论是他在文学界的影响,还是爱国的情操,或是忧国忧民的思想都是首屈一指的!3,秦亡之后,刘邦建立大汉,刘邦是楚国人,当然楚国的老乡当政的也就多,楚国人民对屈原的情感相当深厚,而楚国的文人,有一大部分是屈原的弟子,或弟子的弟子。

4、端午节是纪念屈原投江的的日子,用“端午快乐”是否对屈原的不敬?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原本是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综上所说:我认为“端午节说快乐”这句话要根据特定的场合而论,如果是一行人是去江边祭奠屈原和己故先人、说“端午节快乐”就不太适合了。反之,端午节是中国人传统节日,家人团聚,在佳节来临之际,举行了大型的活动,比方说:赛龙舟,舞龙灯,猜灯迷,诗歌朗诵比赛等等这些欢乐的活动,大家相互之间问个好,祝“端午节快乐”这就更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节日的祥和气氛!。


文章TAG:端午节怎么纪念屈原  端午节  屈原  纪念  端午节怎么纪念屈原  端午节真的是纪念屈原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