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国名有很多,比如“德意志”,它并非来源于惯用的“Germany”,而是来自于“Deutschland”的发音,德国首都“柏林”,也源于“Berlin”。类似韩国这样的属于自定中文国名,他们的英文国名是“RepublicofKorea”,韩文国名是“대한민국”,按发音写成“DaehanMinguk”,至于中文“大韩民国”是他们一开始就立法确定的。

中国”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中国”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首先要明确,中国这个词语在古代的含义与今天的含义不同。基于此,我们再明确王朝与国家的区别。一、最早的“中国”是指国中之国由于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故而商周时期的天子居于华北的正中部,而犬戎、东夷等部族居于商周的四方。为了与诸蛮相区别,故称商周所在为中国,即国中之国也。到了周朝的后期,特别是从春秋以来华夏的势力范围已经远远超出原先的黄河流域了,所以华北平原的齐、晋等国都自称为中国,而将南垂的楚、越等国称为蛮夷。

所以这个时候的中国指的是今天中国的北方地区。二、2000多年前开始,用“中国”代指中国北方秦汉两朝南并百越,北讨匈奴,将万里河山连为一片,此时不仅占有华北,更兼并了华南地区。所以大约从汉朝时期开始,就有人用中国的标签进行代称了,比如司马迁在《史记》提到的匈奴“南与中国为敌”。既然秦汉自称中国,那么这个中国究竟是用来指秦汉的本身,还是指华北平原呢?关于这个还请继续往下看。

到了三国时期,曹魏统治着华北,吴蜀则各分华南。《三国志》尤其写到,孙权称曹操率中国之众,南征荆楚。由此可见,此时的“中国”指的还是华北地区,也可以说是统治着整个华北地区的政权。所以从秦汉以来,确立了占中原者为中国正统的说法。三、两晋南北朝开始,“中国”这个词逐渐成为象征正统王朝的标签两晋与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权更迭太频繁,加上不断有游牧民族进入中原。

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北方的5胡16国与江南的东晋都自称中国,而南北朝划江而治以后,南北的争夺更为激烈。比如北朝鲜卑人骂南朝汉人为岛夷,南朝汉人则骂北朝鲜卑人为索虏,争着给自己打上“中国”的标签。当然这种争论也是无疾而终,最终的结局还是大一统得到了中国的称号。隋唐一统南北,中国之争也就告一段落,隋、唐都自认中国正统,这是无可厚非的。

隋炀帝讨伐高句丽是因为高句丽在五胡16国时期抢占了辽东半岛,他要收回来,他说辽东自古属中国之土也。但隋唐以后,由于两宋过于脆弱,出现了北宋与辽对峙、南宋与金对峙的状态,南边称北边为北朝,北边又称南边为南朝,归根结底还是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正统之争。不过可以明确的是,由于其他民族受到华夏文化的感染而脱离了原始野蛮的状态,辽、金都向往中国化,说明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不再是指华北,而是一个有资格统治华夏地区的正统政权的标签。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米哈  游能  卫兵  国名  开头  米字开头的国名有什么  为什么米哈游能有米卫兵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