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相对而言内蒙古人口这么少呢。赵姓和朱姓都是我国人口大姓,其中赵姓人口2700多万,排我国100大姓氏第8位;朱姓人口1600多万,排我国100大姓氏第16位,由于各姓氏人口地域分布不均,有的姓氏主要分布在北方,有的姓氏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内部也存在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认为赵姓和朱姓人口少其实只是一种假象,只能说你所住的区域赵姓、朱姓人口少,如果你走出去,放眼全国,你会发现原来赵姓和朱姓都是全国排名靠前的人口大姓。
1、内蒙古那么大,人口为什么那么少?
正是因为大,所以显得少!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内蒙古的面积达到了118多万平方公里,而人口只有2500多万。要知道面积只有0.63万平方公里的上海,人口就已经超过了3000万!所以,用地广人稀来形容内蒙古并不过分,那么,为什么相对而言内蒙古人口这么少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1、地理原因:总体偏中西部内蒙古是我国最特殊的省级行政单位之一,主要表现在经度和纬度跨度大。
内蒙古东西方向从东经97度到东经126度,南北方向从北纬37度到北纬53度,巨大的跨度带来的是内蒙古区域内地理环境迥异的情况。从内蒙古东部到西部,气候逐渐由湿润转向干旱,但总体而言,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都处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一般而言,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传统的农耕文明和畜牧文明的分界线,这就意味着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只能发展畜牧业,
而发展畜牧业,需要大片的牧场,而且畜牧业养活的人口数,远远比不上农耕文明。最关键的是,由于西部的地理环境相对恶劣,并不适合大量人口的生存,所以内蒙古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相对于同面积的中东部地区大大地偏少,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分布着大量毛乌素沙地等大片的沙漠地区,这些地区人口难以生存。2、历史原因:清朝以来的人口政策明朝末期,蒙古分裂,
今天的内蒙古,分布着漠南蒙古诸部。1635年,后金征服漠南蒙古,为了消除游牧民族的威胁,后金在漠南蒙古推行“盟旗制度”,盟旗制度的核心是将牧场分割,将蒙古各部固定在划定好的牧场中。一直以来,蒙古人都是逐水草而居,因为这样的特点,蒙古可以找到最合适的牧场,可以整合成强大的力量,对中原王朝形成巨大的威胁,
但是盟旗制度的实行,让逐水草而居彻底失去可能。各部落只能固定在自己的牧区,不得随意越界放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一旦发生天灾,蒙古各部就只能坐以待毙。盟旗制度的划分使得各部落的抗天灾能力大大减弱,进而可供养的人口越来越少,除了盟旗制度,为了加强对蒙古的管理,清朝还在蒙古高原大力推广黄教,在蒙古高原,大量的喇嘛庙修建起来。
清朝规定,各蒙古家庭除了留下一个男子守灶,剩下的所有男孩都要出家,久而久之,蒙古高原上的人口越来越少,清朝后期,中原地区人地矛盾加剧,清朝开始逐步开放长城关口,大量的汉人开始越过长城到内蒙古东部和南部垦殖,内蒙古的汉人数量开始出现增长。但因为可发展农业的土地仅仅限于内蒙古的东部部分地区,且内蒙古长期人口负增长,人口基数小,所以人口的增长并没有出现剧烈增长,所以直到今天内蒙古的人口数量仍然不多,
2、为什么姓赵的和姓朱的这么少?
赵姓和朱姓都是我国人口大姓,其中赵姓人口2700多万,排我国100大姓氏第8位;朱姓人口1600多万,排我国100大姓氏第16位。由于各姓氏人口地域分布不均,有的姓氏主要分布在北方,有的姓氏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内部也存在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认为赵姓和朱姓人口少其实只是一种假象,只能说你所住的区域赵姓、朱姓人口少,如果你走出去,放眼全国,你会发现原来赵姓和朱姓都是全国排名靠前的人口大姓,
3、为什么美国的面积,纬度和中国差不多,然而美国人口少呢?
其实,如果单纯看二战后的人口增长率,中美之间的差距不算大。目前,中国人口大约是二战时期的2.6倍,美国则为2.3倍,显然,中国14亿,美国3.3亿的人口,主要就取决于人口基数,先看中国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是怎么来的,封建时代的中国,人口总是随着战乱和朝代的更迭起起伏伏,从西汉初(公元前206年,高祖元年)起,到明中期(15、16世纪),基本维持在3000万到6000万左右的规模,即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也呈现出增长势态,但总体波动并不大。
文章TAG:赵姓人口怎么这么少 赵姓 人口 赵姓人口怎么这么少 人口为什么那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