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句老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去区分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那么我们就来说一说2019年到底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呢。从分时上分“早立秋”还是“晚立秋”,从月份上分“早立秋”还是“晚立秋”,农村俗语“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如何判断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
1、今年到底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
已经是7月29日了,距离立秋还有大概10天左右的时间,今年的立秋是在8月8日,由于今年三伏天持续长达40天的时间,而中伏持续20天的时间,所以今年立秋刚好是处于中伏阶段,而中伏又处于一年当中最热的时间段。农村有句老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去区分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那么我们就来说一说2019年到底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呢?在民间有一种说法就是如果是找立秋的话,那么天气就会凉爽的比较快,也就是说在立秋之后,可能天气就会立刻凉下来,
但是如果是晚立秋的话,那么秋老虎就会特别的厉害,天气会依然非常炎热,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才有可能会天气变得凉爽起来。由于最近中伏天,全国绝大部分省份的气温都非常的高,所以可能很多人都期望着赶快立秋,这样天气就没有这么热了,但是如果你这样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今年立秋处于中伏阶段,距离三伏天结束还有长达12天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即使在立秋之后,很有可能还要至少热十几天才会正式进入到秋季,天气才可能变得凉爽一点。
如果按照早立秋和晚立秋的说法来看,今年其实是属于早立秋的,在农村,人们认为如果立秋的时间点,在中午12点之前的话,那么就是属于早立秋,但是如果立秋的时间点是在下午到晚上12点之前的话,那么就是属于晚立秋,而今年的立秋点是在凌晨的3点左右,所以就属于早立秋,以往人们认为早立秋天气凉爽的更快一点,但是由于今年三伏天持续长达40天的时间,而立秋处于中伏阶段,所以很有可能今年即使立秋之后,天气也不会很快的变凉。
2、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到底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
所谓的“早立秋”和“晚立秋”是有说法的,对于公历来说,立秋没有早晚之分,一般情况下立秋都在公历的8月7日或8日,像今年的公历立秋日就在8号。之所以会有早立秋和晚立秋一说,是古人从农历上来区分的,一般情况下,古人将农历7月做为立秋的参照物,如果公历的立秋时节到来时农历还没有进入7月份,那么就是“早立秋”;如果公历的立秋时节到来时农历已经进入了7月份,那么就是“晚立秋”。
今年的公历立秋日是农历的七月初八,与公历的8号正好重叠,这说明今年是晚立秋了,古语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晒死牛”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是完全有道理。因为天气状况不会因节令所左右,是会变化的,正常情况下,即便是在公历的8月7号或8号进入了立秋时节,但这个时节还在三伏天内,哪怕是“早立秋”还不一定会凉快下来,只不过昼夜会出现一定的温度变化而已。
像今年属于晚立秋,按照古人的经验,今年应该是“热死牛”的天气状况,但是,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阴雨绵绵,太阳都躲在了云层后面,还怎么能够“热死牛”呢?如果从某些地区的降雨量来看,恐怕是“淹死牛”还差不多。其实,按照经验来说,真正能够享受享受凉意的时节在处暑以后,只要过了处暑,太阳就会灭了“威风”,秋意就会真正地“粉墨登场”,给人们带来凉爽的享受。
关于这句俗语【农谚】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上说,古人之所以有这么一种说法,那是因为这样说比较“顺嘴”,比较合辙押韵而已,并不是真正对“早立秋”和“晚立秋”从气象意义上的总结,因此,我们切莫把“早立秋”与“晚立秋”对气候的影响看的太真。综上所述,“早立秋”和“晚立秋”是古人按照农历来区分的,这种区分的现实意义并不大,因为天气很难被“立秋”的节令所真正左右。
3、农村俗语“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如何判断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
文章TAG:早立秋晚立秋怎么算 立秋 早立秋晚立秋怎么算 如何判断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