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夫妻俩一直维持着这段分居异国的婚姻,不知道未来该怎么走下去,也找不到破解的出路。雯丽今年27岁了,夫妻俩坚决不要孩子。妈妈劝她要孩子,说趁自己年轻还能帮忙带一下。她一句就给顶回去了:“结婚就不错了,还给你要孩子?”

   

妈妈很失落:“婚是你自己要结的,弄成今天这个局面,难道是我们的错吗?”她想不明白,以前的人在该学习的时候学习,在该结婚的时候结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怎么现在的年轻人都跟着感觉走,不按常理出牌,想结婚就结,想承担义务就承担,不愿意承担就不承担?

   

不仅是对待婚姻的态度,“90后”与父母的激烈冲突还体现在生育理念的迥异上。

   

田田从小就被父母惯得娇气得不得了,什么家务活都不会干,就连吃饭都是爸爸帮她盛的。25岁的她已经结婚了,却还自称是个“宝宝”,经常嘟嘴卖萌。确实,她的心智根本不成熟,也就是十几岁的程度。

   

由于老公经常出差,田田乐得回娘家蹭饭。吃饭时,她还是跟以前一样,把碗一伸:“爸,给我盛碗饭。”爸爸就接过碗去。妈妈有些看不惯,教训她说:“你哪里像结了婚的人?回来什么也不干,也不知道心疼你爸爸。”田田不高兴地噘起了嘴:“不就是多一双筷子吗?我回不回家,你们不都得做饭吗?”妈妈摇摇头,也不敢多说她,怕她摔碗就走。

   

26岁时,田田怀孕了。她的身体有些指标偏高,但医生说问题不大,她却吓得要死,一直躺在床上保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直到孩子出生。

   

孩子出生后,田田非要去月子中心坐月子,说是要科学育儿,“不要把孩子养得跟我一样,什么都不会”。妈妈拗不过她,只好随她去了。月子中心价格不菲,一个月下来5万元就没了。

   

熬了一个月,田田妈累坏了,看到月子中心的产妇们的种种情形,心里也特别不是滋味。“现在的孩子虽然当妈妈了,但仍把自己当成孩子。这一代人自称宝宝,生了孩子就成了宝妈。孩子生下来,什么活都交给别人做,要么是长辈做,要么是工作人员做,自己当甩手掌柜。以前我们生了孩子,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现在的宝妈却一边喂奶一边看手机,孩子哭闹跟她没关系,手机才是最重要的。她们心里没有一点母爱,什么时候都一脸‘烦死了’或者‘与我无关’的表情,恨不得把孩子摔在地上。这还算好的,有些宝妈看到孩子哭,她也哭,甚至跟老公对着哭,三个人哭成一团。”

   

离开了月子中心回到家休养,公公婆婆和老公一个都没来,田田和宝宝的吃喝拉撒都由田田的父母负责。之前两个老人每天都要散步、锻炼,周末还爬爬山,现在不仅一天要做几顿月子餐,还有各种操不完的心。田田的乳汁太多弄湿衣服,她又讲究,一天要换8次衣服,宝宝的衣服也是一会儿一换。田田贪睡,不肯晚上起夜,老两口还要先把奶挤到奶瓶里放在冰箱保鲜,晚上起来给孩子喂奶。二老忙得天昏地暗,田田妈还累晕过两次。

   

最令老两口寒心的是,田田夫妻俩一点也不心疼他们,更别说感恩。父母的付出在他们看来很平常,就是应当应分的。

   

田田妈数落田田:“你这么娇气,当初就应该找个有钱人,请5个保姆伺候你。”田田却瞪大了眼睛说:“妈妈,我有那么难伺候吗?不就是多双筷子,小孩都没让你喂饭嘛。”老两口好几次说累,田田老公都不以为然:“你们要是觉得很辛苦的话,我爸妈很想带,很希望我们回安徽老家。”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不是你们抢着要照顾的吗?让你们帮忙看孩子,是成全你们的心愿,这是恩赐,你们应该感激才对。

   

田田妈很伤心,经常自我反省,就是自己把孩子带娇气了、带自私了:“如果再让我带孩子,我就要狠一点,让他们什么都干,不能太宠。我们的下一代为什么那么没用处,成为‘次品’,根源还在父母,没有把他们教好、培养好。”

   

与上一代相比,“90后”更注重自我,更关注内心的感受。一项《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反映出“90后”对自我感觉的重视:27.1%的大学生认为人生成功最核心的要素是舒适,其次是成就感,再次是美满家庭。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婚姻大事上,他们不大听父母的,确实也有道理,父母会拿现实条件去量度,但他们不会,他们更在乎双方的志趣是否相投和情感是否契合。发达国家的婚恋观也是如此,必须以感情为基础,婚姻维持的长度不是衡量婚姻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他们顺着潮流的走向选择,却挑战了父母的观念。另一方面,太过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忽视责任,没有考虑到成家以后与父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甚至没有想过要反哺的义务和责任,没有成人意识,还是把自己当成孩子。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