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各像什么

初一到初二没有月亮,初三到初五像眉毛,六到七像镰刀,八到九像半圆,十到十四像逐渐膨胀的气球,十五像圆盘

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各像什么

2,每种月相各叫什么名字

由月初到月末依次称为:新月(即朔月,初一)、上峨嵋月、上弦月(初七八)、凸月、满月(即望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峨嵋月(也叫残月)

每种月相各叫什么名字

3,所有节日的月相

1. 除夕——新月,也称“朔月”。2. 春节——新月,也称“朔月”。3. 元宵节——满月,也称“望月”。4. 清明节——在上半个月是上弦月,下半个月是下弦月,十五左右是满月,月底月初是新月。5. 端午节——上弦月。6. 七夕节——上弦月。7. 中秋节——满月,也称“望月”。8. 重阳节——上弦月。

所有节日的月相

4,月相是什么

(新月或朔月)(娥眉月)(上弦月)(满月或望月)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光。随着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位置的变化,我们看到月亮被照亮的部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月相。 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过了新月,被照亮的部分逐渐转向地球,农历初三,四,五,我们可以看到一钩弯月,称为“娥眉月”;初七,八,九,看到半个月亮(凸边向西),叫做“上弦月”;到了农历十五或十六,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 从此以后,月球明亮的部分逐日亏缺,到了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看到半个月亮(凸边向东),叫做“下弦月”;再过一星期,又回到“朔”。月相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不停变化着。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所经历的周期平均是29日12时44分2.9秒,称为一个“朔望月”。

5,八月初一到十五月亮有什么不同分别叫什么月

初一叫新月。十五的月亮是满月、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

6,十五的月亮像什么

1、初升的月亮挂在山顶上空,虽然像云朵一样苍白,但是每一刻都在变得更加明亮。 2、一枚新月好像一朵白色梨花,宁静地开放在浅蓝色的天空中。 3、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4、冷月高挂枝梢,寒风把光秃秃的树枝,吹得呼呼直叫。 5、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墨蓝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辉普照着大地。 6、月亮升上来了,像是刚刚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不染纤尘。 7、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儿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 8、初冬的月亮,又清又冷,从西面泻下冰一样的银辉。 9、一缕清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银。 10、月亮姑娘升起来了,仿佛正悄悄地对身边的小星星说话。
十五的月亮像圆盘。月球,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是地球的一颗固态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万千米)。年龄大约已有46亿年。月球与地球一样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月球永远都是一面朝向我们,这一面习惯上被我们称为正面。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
你好,感谢信任。如果是比喻的话,可写成十五的月亮像一个白玉盘。也可以写成十五的月亮像一盏高悬的明灯。愿对你有所帮助!【语文陈老师】
像玉盘,像月饼,像平静的湖面,
好大的一轮备胎

7,月相的资料

月相定义[编辑本段]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月球环绕地球旋转时,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变化。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月相不是由于地球遮住太阳所造成的(这是月蚀),而是由于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阳照到那一半的一部分的所造成的,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月相生成原因[编辑本段]因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如图所示,在位置a,日月黄经差为0°,即称朔或新月,这时月球以黑暗面对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c时黄经差90°称上弦,半月形出现在上半夜的西边 夜空中;e时黄经差180°,即是望或称满月,一轮明月整夜可见;g为下弦,黄经差270°,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朔望盈亏的周期称朔望月,长约29.53059日。月相种类[编辑本段]月相是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共划分八种: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上峨嵋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90度;凸月(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残月(农历十六左右-----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下峨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以上有四种为主要月相为: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它们都有明确的发生时刻,是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的;如何识别月相[编辑本段]假设满月是一个圆形,那么无论月相如何变化,它的上下两个顶点的连线都一定是这个圆形的直径(月食的时候月相是不规则的)。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反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前的月相,相反,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后的月相。识月相的歌诀[编辑本段] 月相变化歌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在望和下弦之间的“月牙”称之为残月,在朔和上弦之间的“月牙”称之为新月。附:月相变化图http://photo7.yupoo.com/20060803/143106_223425703_exnSl.jpg
月相定义[编辑本段]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月球环绕地球旋转时,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变化。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月相不是由于地球遮住太阳所造成的(这是月蚀),而是由于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阳照到那一半的一部分的所造成的,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月相生成原因[编辑本段]因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如图所示,在位置a,日月黄经差为0°,即称朔或新月,这时月球以黑暗面对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c时黄经差90°称上弦,半月形出现在上半夜的西边 夜空中;e时黄经差180°,即是望或称满月,一轮明月整夜可见;g为下弦,黄经差270°,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朔望盈亏的周期称朔望月,长约29.53059日。月相种类[编辑本段]月相是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共划分八种: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上峨嵋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90度;凸月(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残月(农历十六左右-----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下峨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以上有四种为主要月相为: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它们都有明确的发生时刻,是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的;如何识别月相[编辑本段]假设满月是一个圆形,那么无论月相如何变化,它的上下两个顶点的连线都一定是这个圆形的直径(月食的时候月相是不规则的)。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反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前的月相,相反,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后的月相。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 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文章TAG:5月15的月相是什么15的月  月相  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