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太深,认为刘备是只会做哭和“军师如何如何”无能之辈。虽然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刘备的武功没有作过多的描写,刘备也很少有漏脸的地方,但这并不等于就说刘备武功平平,相反刘备每次在乱军之中能得以生还,除了有人保护外,还与刘备武功高强分不开。

1、如何评价刘备?

如何评价刘备

谢邀!关于对刘备这个人的评价,早在三国时期曹操就有定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就是说,当时天下,能算得上英雄的,只有刘备和曹操。事实上,刘备不光出身好,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而且人也长得不错,有帝王之相,不然孙权的母亲吴国太绝对不会让刘备做她的乘龙快婿,另外,刘备这个人武功应该不错。虽然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刘备的武功没有作过多的描写,刘备也很少有漏脸的地方,但这并不等于就说刘备武功平平,相反刘备每次在乱军之中能得以生还,除了有人保护外,还与刘备武功高强分不开,

许多人认为刘备武功平平,这显然是不对的,如果真是这样,刘备就在三国无立足之地,要知道在冷兵器时代,一个人的武功不济,是没有办法生存的,尤其是对一个开国君王来说。再者,如果刘备武功不行,首先他就无法让关羽和张飞这两个人服从他,要让这两个武功超强、谁都看不上眼的人跟着他干,没有过人的武功是绝对不行的,刘备武功高强,在关羽和张飞互斗中立判高下,正当关羽和张飞打得难解难分之时,是刘备过去用力将二人分开,正由于此,刘备才得到关羽和张飞的高看,从而三人走到了一起,

还有,刘备这个人讲仁义。仁义是做人之本,刘备讲义气,那是三国出了名的,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义字当先,不为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备后来为了哥们义气,置蜀国兴亡于不顾,书写了一部爱江山更爱兄弟的感人故事,刘备的讲仁义,还表现在他处理和对待刘表和刘璋地盘问题上,明明自己无家可归,面对接管荆州和夺取益州,他都万万不从,害怕伤了兄弟情份。

刘备的仁义还表现在他宁愿被曹操打得大败,也不愿丢弃随队的子民第三,刘备这个人得人心,关张在三国谁都不放在眼里,唯独对刘备马首是瞻,赵云武艺超群,宁愿占山为王,谁都不愿意归顺,唯独投靠了刘备,诸葛亮何等才能,自比管仲和乐毅,宁在茅庐终其一生,也不求闻达于诸候,但最后跟了刘备,总之,刘备这个人人品好,人缘亦好,所以大家都愿意跟着他,和他一起共事。

可以说,刘备是和曹操齐名的三国英雄,是综合能力很强的一代英主,许多人认为刘备没有什么本事,把刘备看成是一个非常虚伪、假仁假义的小人,其实这是非常不对和错误的,如果刘备真是这样一个人,首先关羽张飞就不会信任他,甭要说诸葛亮和赵云了,还有曹操,他总该不会看错刘备吧,作为刘备的对手和敌人,曹操对刘备的评价应该是中肯的,

2、刘备是如何死的?

刘备是如何死的

关羽丢掉荆州,又被孙权杀死,刘备对这笔仇恨一直耿耿于怀。公元221年七月,刘备决意出兵攻打东吴,要替关羽报仇,刚开始,孙权曾急忙派人求和,刘备坚决不答应。东吴将领李异、刘阿等无奈应战,都吃了败仗,来年二月,武陵一带的原住民被马良策反,纷纷响应,蜀军士气大振,于是兵分多路,深入东吴境内。六月,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蜀军大败,刘备狼狈而逃,

3、刘备的才能究竟如何?

刘备的才能究竟如何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的这首词,把刘备看做和曹操几乎是同等的天下英雄,在《三国演义》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一段之中,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后来刘备得了荆州、益州、汉中,曹操也是比较惧刘备的,这说明在曹操的心目中刘备也是一个难以对付的对手。毛主席一生熟读三国,对刘备的评价最为深刻:刘备有一个优点(会团结人),有两个缺点(一是感情用事,二是抓不住主要矛盾),

对此,我是深深叹服、深深折服的。三国茅庐的故事,充分说明刘备是很会团结人的,正因为如此,才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人才在麾下用命,诸葛亮斩马谡时仍“拭泪犹思先帝明”,说明智者诸葛亮也觉得刘备比自己会识人用人,为关羽报仇,赌上一切,说明刘备既分不清孙刘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内部矛盾,北拒曹魏才是主要矛盾、敌我矛盾,又特别感情用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不能不顾一切啊?刘备最后落得被火烧连营七百里,退守白帝城而无颜回成都去见成都的父老,直至托孤白帝城。


文章TAG:刘备  评价  刘备如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