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一些俗语虽没有科学依据,甚至还带有迷信色彩,但还是被流传下来。这里说说建宅修房的俗语“屋后水门前坟,家破人亡子不归”的意思。屋后水门前坟“屋后水”,是说房子建在有积水的地方。在过去房子是用茅草或土坯修建的,地基不能夯筑,更不能石砌,完全没有牢固性。房后如果有池塘、河流经过,长期遭到浸泡。就会被腐蚀,甚至有塌陷的可能;其次,以前房子都是坐背向南修退,光照不足,屋内阴暗潮湿,会滋生细菌和蚊虫。

这样的房子住着心里都不舒服。“门前坟”,是说房子建在正对坟地的地方。坟地都是远离人的居住地的。或许不得已的理由,房子建得距坟地很近,开门就可以看见坟头。不免叫人心情郁闷。尤其是过去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严重,更多了份担忧和恐惧。就是晚上睡觉也不踏实。影响睡眠,对家人身体不利。家破人亡子不归这才是这句俗语的主旨。

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屋后水”,对房子的安全性有直接危险,小孩子的安全也让大人非常操心,更重要的如果离池塘、河道、排水渠比较近,遇到暴雨、发起洪水,也许会冲垮或淹没房子,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可能有家毁人亡的惨剧;另一层意思,完全受迷信思想,即所谓的“风水学”所盅惑,造成心理恐慌。时代变了,建筑材料先进了,水中架桥、建房都不是难事。

老祖宗说:“再饿莫吃坟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什么是人肉凳?

不要不信邪,无关迷信,我们要学会敬畏;不要不听劝,无关对错,我们要学会慎行。有些忌讳没必要犯,有些劝诫有必要听。老祖宗教会我们敬畏天地生灵,懂得礼仪孝道。民间俗话,来自老祖宗的人生探索。对先人的生活历程,我们当抱以敬畏之心;对先人的良苦用心,我们当抱以感恩之心。"再饿莫吃坟前供,再累也莫坐人肉凳。"民间老俗话,生活大舞台。

今天看看,老祖宗又留给我们怎样的生活经验。再饿莫吃坟前供自古人们重祭祀,商周时期已经有了非常完整而复杂的祭祀文化。先秦《仪礼》汇编了从朝堂到民间各种礼仪和制度,其中就包括"丧"和"祭"诸多细则。祭祀的核心:酬谢于天地,敬畏于鬼神,孝道于先人。祭拜先人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思,也是对生命的敬畏,于是有了"坟前供"习俗。

"坟前供",指祭祀先人时摆放在坟前的贡品。旧社会生产力落后,物资匮乏,百姓为吃喝犯愁也是难免的事。于是就有老话提醒,再饿都不要去坟前拿供品。为什么呢?①忌讳不要犯丨坟前供是留给已逝故人享用的,它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东西。生人吃坟前贡品,岂不是寓意穿越世界吗?再说贡品自带"晦气"包装。古人有云"饥鬼抢斋",意思是说: 吃贡品,变饿鬼。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笔记  坟墓  盗墓  后果  故事  坟墓什么是前什么后果  盗墓笔记到底讲了什么故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