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留下了《郁离子》《百战奇略》《卖柑者言》等谋略著作,是后世人们所喜欢阅读的智谋典籍。民间传言刘基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人们常常把张良、诸葛亮、刘伯温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谋略宗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称刘基把刘基比作汉初的张良,称刘基为“吾之张子房也”。
他对刘基的评价极高,他说:“(刘基)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议论之顷,驰骋乎千古;扰攘之际,控御乎一方。慷慨见予,首陈远略;经邦纲目,用兵后先。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式克至于今日。凡所建明,悉有成效。”(《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十六 》)当代学者蔡元培评价刘基说:“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
” (参看《一代伟人,名垂千古》《中国刘基网》2008-12-01)刘基自幼天资聪慧,爱好学习,在他父亲启蒙教育下,他12岁考中秀才,被乡间父老称为“神童”。十四岁进入郡庠(即府学)读书,从师习《春秋》,对这部儒家经典便能倒背如流,并能深解其义,能有独特见解。十七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
刘基二十三岁赴元朝京城大都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中举志之后,刘基曾闲居几年,后又在元朝为官,最后因对元朝腐败昏聩政治不满,辞官归故里,直到至正二十年(1360年)才应邀进入朱元璋占据的应天(今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刘基画像那么,刘伯温进入朱元璋阵营之后,对于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明王朝到底有什么贡献呢?第一,献谋积极抗击陈友谅,以奇兵伏击来犯之敌在朱元璋征战天下时,他身边有两位谋士对朱元璋的贡献最大,一位是朱升,另一位是刘基。
在元末的乱局中,群雄并起,各方割据势力都想抢夺天下,战事频发。在朱元璋率兵征战天下的关键时刻,著名的谋士朱升为朱元璋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根本性的战略方针,使朱元璋能逐渐强大起来。朱升的这一根本战略,可以说是朱元璋的致胜法宝,没有朱升,朱元璋只能像其他一般的割据势力一样,陷于战争乱局的挣扎中,很难有出头的机会。
如果说朱升的贡献主要是战略性的策略方面,那么,刘基性的贡献却是在于根据当时现实的战局形势所提出的有针对性、很实用的策略建议。在朱元璋占领应天(南京)之后,当时天下主要由三个强大的军事集团分而据之,朱元璋以应天为战略要地,着力于争夺天下。当时,他有两个强大的对手,一个是张士诚,他占据通州(今江苏南通)、常熟、松江、常州等地,定都于平江(今江苏苏州),成了江南一带强大势力集团;另一个是陈友谅,他占领安庆、池州、龙兴(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邵武、吉安、抚州、赣州、信州(今江西上饶)、襄阳等地,在太平(今安徽繁昌、芜湖一带)称自称为皇帝。
文章TAG:谏主 刘基 刘伯温 道理 刘基谏主说明什么道理 关于刘伯温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