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看到的那张司南的图,其实是现代人根据残缺的文字记载还原的,实际上,它根本不具备指南的功能。想要问的是古代战斗几千里远是如何不会走错路,仍能够准确定位的吧,这要从学术圈的争论说起,大致有这么几派,一个是文献考据派,这一派通过大量的分析和考据,认为司南根本不存在的,其实司南是战国时期搞出来的指南车,这个指南的功能其实并不完备,也不是靠磁力搞定的,而是靠机械元件。

1、古代的罗盘是如何指示方向的?

古代的罗盘是如何指示方向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没有答案。关于罗盘到底是什么,其实学术圈已经吵成了一锅粥,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概念,罗盘是啥?据说罗盘是在宋朝的时候才搞出来的,那时候主流是水罗盘,不稳,而且指向性极其差,到了清朝时,从国外带进来的指南针才成了出行必备。所以,我认为你问的其实是司南才对,也就是我们的四大发明,司南被一些人认为是罗盘的前身。

我们常看到的那张司南的图,其实是现代人根据残缺的文字记载还原的,实际上,它根本不具备指南的功能,也就是说,考古挖掘没有挖到,也没有原理图,只有只言片语,模糊不清的文字记载,而真的有木有,现在已经无法验证了。不过,我还是想说,这个东西最后真的指南了,咋做到的呢?这要从学术圈的争论说起,大致有这么几派,一个是文献考据派,这一派通过大量的分析和考据,认为司南根本不存在的,其实司南是战国时期搞出来的指南车,这个指南的功能其实并不完备,也不是靠磁力搞定的,而是靠机械元件,

第二个门派,就是考古木有派,这派认为如果有真有这玩意,早就应该倍考古队看到了,结果目前毫无进展。反倒是到了宋朝才搞出来的罗盘找到一些,但是指南能力欠缺,感觉好像不太能用的样子,第三门派,就是司南真有派,这一派认为司南存在并且能指南,后来想尽办法搞事情,给司南通上了强磁场,这技术只有咱们现代人才搞得出。

2、请问,古代人到处行军打仗,有时奔波几万里,那么他们是怎么辨别方向的?

我估计题主想问的并不是具体方向性问题,因为认识东南西北的话,自从人类出现文明就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想要问的是古代战斗几千里远是如何不会走错路,仍能够准确定位的吧。我觉得古代人能够远走几千里准确到达目的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1、首先古代并不是没有走错的,比如与卫青和霍去病同时代的李广,在草原上就曾经做错过路,

以至于自己身陷重围之中。但大多数都是能够找到目的地的,比如和他同时代的霍去病,深入大漠几千里,直捣黄龙之战,就非常的准确,古代行军打仗更多的是靠星象,这与大家记忆中依靠指南针好像有些出入,靠星象不但能够知道南北方向,还能够知道自己向南向北了多少,因为可以看北极星的高低而定。2、另外古人在行军途中也是有侦察兵的,会根据山川、河流等位置侦查,以及对途中对百姓的询问以确定自己的行军路线是否正确,再结合已有的山川题图,从而能够准确到达目的地,

3、在古代没有导航,古人是靠什么辨别方向?

人类文明初期的时候都是地文导航,啥叫地文导航?就是用地标物来指示道路,比如你住在这个村子,要去另一个村子找女朋友,你知道女朋友的村在你们村旁边河流的下游,那么就顺着河走。你到了她的村子,知道她家在村头老槐树下边,你就朝着老槐树走,去了之后女朋友爹妈跟你说她不在家,在老槐树东边50步石头下边给你留了信物,你就从老槐树往东走了50步找到那个信物。

其实这套方法我们现在依然还在用,你去外地出差旅游,找不到目的地的时候,路人会给你指示:你从这往南走,在第三个红绿灯路口右拐,一直走到某某商场对面就是了。实际上道路本身也是一种地文导航的地标,两个地点之间用路连接,免得你走错方向或者走偏,而且现代路边会有路牌指路,即便是有三岔路口,你也能知道哪条路是去哪的。

但是这套导航方法吧在人类聚居区域还能凑合着用,在大海荒漠之类没有明显地标的地方就很尴尬了,所以早期的航海都是沿着海岸边走,因为这样可以通过观察海岸上的山丘等地标来大致判断自己的位置,而且地文导航需要你对目的地有一个大致的方位了解,你用这套方法去完全陌生的地方是行不通的。所以后期人类科技树上不断的点了指南针,可以方便的知道方向了,但是这也没用,你光知道自己所在点的方向依然无法到达目的地,你还需要知道目的地相对于你的方向、距离才可以;后来又通过星体角度测量纬度出了纬度,通过测量当地时间和标准时间对比来计算精度啊等等,才算是彻底掌握了在完全陌生的区域导航的方法,这已经是工业革命时代的事儿了,我们如今可以用GPS轻松地导航,要知道,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先辈们用了上万年的时间苦心求索,才有了今天的便利。


文章TAG:古代怎么辨别方向的  古代  方向  罗盘  辨别  指示  古代怎么辨别方向的  古代的罗盘是如何指示方向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