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两个人之后,“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和西晋太傅郭象,反对“无”中生“有”之说,认为万物“自生”、“独化”;不过他俩也认为“名教”与自然一致,当时的统治秩序完全合理。另外,阮籍、嵇康、裴頠(wei)等,亦是“玄学”代表人物。概括来说,魏晋“玄学”,其主要特点是——第一,把《老子》《庄子》所讲的“玄”看作“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第二,把探讨“有无”,作为探究世界本体的基本内容。这也是其哲学核心。第三,以解決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作为其哲学目的。认为“名教”是“末”,自然是“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两者是本末体用的关系。第四,以“辨名析理”,作为其哲学的思维形式。“玄学”重“名理之辨”,善作概念分析与推理。“辨析名理”,是其思维形式的基本特征之一。
第五,以“得意忘言”,作为其哲学研究方法。“玄学”针对汉儒支离繁琐的“解经”方法,强调在论证问题时应注意把握义理,反对执著言、象,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等方法。“玄学”并以《老子》《庄子》思想注解《易经》《论语》。或曰,魏晋“玄学”,是为了抵制汉代儒学。这个说法未必准确。东汉末年,战乱频仍,汉儒学迅速衰落,很多经籍亦大量亡佚。
此时的一些贵族知识分子,看到包括“名教”之学的儒学对于治国济世作用有限,因此觉得必须“另辟蹊径”,这才形成了以老庄为主重新解释儒学的思想潮流。“玄学”,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重要的“道”“儒”融合。而且,这种融合,对此后的“儒”“道”“释”融合,亦有重要影响。所以——第一,“玄学”兴起,是源于汉代儒学衰落,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形成的。
第二,“玄学”来源,是汉代道家、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而成的。第三,“玄学”风格,是由汉未魏初的“清谈”之风直接演化的产物。“玄学”,一方面,反映了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对当时社会严重乱象之不满;另一方面,也是这些人力图为当时的统治阶层提供一种新的哲学思想武器。这与豫章太守梅赜伪造一部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是同样的出发点。
有人总是说中医是玄学,那么请问你又了解玄学是什么吗?怎么看?
我认为凡是说中医为玄学的人,其实都是没有认真了解过中医的人。其实中医并不“玄”。一是中医为数千年来华夏人民群众在不断地同大自然作斗争,在同各种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实践总结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医学文化。有着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和较好的疗效及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总结,并不像某些人所宣扬的那样中医没有所谓的实验室数据,没有科学理论支撑等。
二是中医提倡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通过长期以来对自然规律的观察总结,结合人与自然互相影响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顺应自然规律的的养生保健及医疗理论。其医疗思想的实质,也只是通过针灸,按摩,艾灸,汤药等各种方式,促使人们失调的身体机能恢复平衡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杀死某些病菌而治病。三是一些人之所以觉得中医“玄”,大约是中医中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理论学说,五运六气学说等理论与另一国学经典《易经》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没有研究过《易经》的人,可能会认为该书是一本跟抽签算卦有关的书籍。其实只要大家认真研究过的,都知道这本书其实也同样是由周文王通过长期以来上观天文,下察地理,中观人事而写的一本关于自然规律变化总结的一本书,是可以作为一本哲学书来理解和对待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不就是出自《易经》的乾卦和坤卦吗?四是中医的脉学和经络学说等,对于理论理解和实践经验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一些没有入门的人来说,更是觉得高深莫测,也难怪会觉得玄而又玄了。
文章TAG:玄言诗 玄学 玄学有什么特点 其产生的玄言诗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