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是勇敢人的事业,航海的风险是随时存在的。这或许是由于妈祖的信众广泛,或许是由于妈祖信俗自国家至民间自成体系,这是航海者心中的愿望,是时代的需要,也和古今中外的各种神明的产生一样,是一种社会阶段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澳门的葡萄牙文Macau就是从“妈阁的发音来的,当年葡萄牙人在澳门登陆的港口有一个妈祖阁,葡萄牙人问这里是哪儿,路人答妈阁,于是葡萄牙人以为说的是这个岛的名字,就把澳门叫成了Macau。

1、海南有妈祖文化么?是怎么发展的?

海南有妈祖文化么是怎么发展的

妈祖,是我国古代的女海神,自宋朝以来,随着航海家们的足迹所至,其影响遍及我国沿江沿海及东南亚各国,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文化之源。妈祖文化的起源,与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航海业的历史十分悠久,至迟在隋唐时期,航海技术已相当成熟,与日本、朝鲜及南亚各国的海上往来已十分频繁。宋、元、明三代,海上航运已十分发达,通过海上的对外贸易已涵盖了东亚、南亚、澳洲的大片区域,

既有元朝南粮北运千重帆影相望的繁荣,更有郑和七下西洋万里海疆变通途的壮举。航海是勇敢人的事业,航海的风险是随时存在的,尤其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常有大批航海者在风浪中丧生,所以急需寻求自己的保护神。但长期没有形成统一的信仰,直到宋代,福建蒲田县出现了勇于在海上救人的年轻姑娘林默,她的智慧,她的勇气,她的善良,受到人们的敬佩和爱戴。

林默生于公元960年农历3月23日,卒于987年农历9月9日,她的英年早逝,在航海者心中必然引起遐想和猜测,渐渐把她传为神,成为航海者的精神寄托,有如在航海者心目中燃起的一盏明灯,照亮了船民们的千里航程。这是航海者心中的愿望,是时代的需要,也和古今中外的各种神明的产生一样,是一种社会阶段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林默卒后,其乡人于同年在湄州岛上建庙祀之,这就是名闻遐尔的湄州妈祖庙。当时庙自然很小,但在航海者中的影响却非同一般,先由福建船民开始,在船上供牌位,奉香火,以后很快在沿海船民中传开,成为船民们一致认同的海神,妈祖庙于宋朝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进行了扩建。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褒封林默为灵惠夫人,

这是皇帝第一次赐封,从此开始到清朝同治年间,历朝皇帝共赐封36次,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母”,并列入国家祀典。随着妈祖庙的扩建和皇帝的褒封,妈祖的名声越来越大,中国航海者舟内均载有妈祖像,朝夕拜祭。郑和下西洋,每次行前均到妈祖庙祈祷,曾两次奉旨到湄州主持御祭仪式,并扩建庙宇,从元朝到清朝,我国沿海地区和沿江地区先后修建了大批妈祖庙,北起丹东,南到海南岛,东到台湾,西到重庆,妈祖文化已传播到国内广大地区。

据专家介绍,我国大陆现有较具规模的妈祖庙1500座左右,与湄州一水之隔的台湾省,现有妈祖庙也超过1500座,其中,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就有430余座。台湾一省信众就多达1800多万人,妈祖成为沟通两岸关系的和平女神,日本人接受妈祖文化后,发展成为妈祖会,以宗教形式规定了朝拜制度。在朝鲜,在南亚,在北美,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均信仰妈祖,

2、历史上沿海地区崇信的“天妃妈祖”,实际身世是如何的呢?

2、历史上沿海地区崇信的“天妃妈祖”,实际身世是如何的呢

如果说内陆人们信仰的女神是观世音菩萨,那在沿海,人们信仰的女神则是妈祖娘娘了。并且从宋代到清代,国家传统祭祀的三大对象就是黄帝、孔子和妈祖娘娘,妈祖娘娘,原名林默娘,一般认为她是福建湄洲人。对于她的信仰,开始于北宋中后期,传说她在生前就为渔民预测出海的祸福,并且医术高超,常在船只遇难的时候出海救人,挽救了无数渔民,

当时史料记载,她“常衣朱衣,显圣海上,若遭风难,呼神无不救应”。宋之后的历代帝王都对其加封,从“夫人”到“妃”,到“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慢慢地林默娘由人变成了神,成为了万人敬仰的神女妈祖娘娘,据初步统计,海内外妈祖娘娘的信众达2.5亿人之多,香港、台湾、澳门以及东部沿海江苏、江浙、山东、天津等地的港口都有妈祖庙。


文章TAG:妈祖是怎么挂的  妈祖  身世  妈祖是怎么挂的  实际身世是如何的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