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天命之年是多少岁

应该是天命之年,50岁
60
50知天命
50岁

天命之年是多少岁

2,人的实际寿命是多少

人类的平均寿命与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医疗保健措施及科学技术进展状况等因素有关。解放前,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为35岁左右。解放后,据1978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男性为66.9岁,女性为69岁,比解放前增长近一倍。1980年,我国多数地区人口平均寿命已超过70岁,进入了世界先进水平之列。 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除和政治上获得解放、经济状况好转、生活水平提高、卫生条件改善有关外,还有一个饮食习惯的原因。人民的膳食是以谷类、蔬菜、粗纤维及植物油为主,精制蔗糖、动物脂肪、胆固醇在食物中所占的比例较少。这种膳食特点对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有利的。有人统计过引起死亡的原因中,在65岁以后直接影响人寿命的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科学家们认为,我国人民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要比欧美人晚10-15年,这可能与我国这种膳食特点有关。因此,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时,继续保留这种膳食结构特点对延年益寿是大有好处的。
现在平均是80
根据生物学的规律,最高寿命相当于性成熟期的8~10倍,而人类的性成熟期是13~15岁,据此推测人类的自然寿命应该是110~150岁。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谓限度,是指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中医学称之为“天年”。人的健康和寿命有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中华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平均寿命则是:夏代,18岁;秦汉,20岁;东汉,22岁;唐朝,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时期35岁;新中国1957年,57岁;1981年,68岁。中国人口寿命一直呈上升趋势。今天,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人均寿命已与世界发达城市相同,为76岁上下。

人的实际寿命是多少

3,中国古代对年龄的称呼

幼学之年.10岁 舞勺之年.13岁 志学之年.15岁(单髻.及髻.抓髻.)而立.壮室之年.30岁强仕之年.春秋鼎盛.40岁 艾老.服官政.50岁杖乡之年.耆年.60岁 杖国之年.致仕之年.70岁杖朝之年.80岁 齯齿.鲐背.冻梨.黄发.90岁 破瓜之年.瓜字初分.碧玉年华.女子16岁风信之年.花信之年.24岁 在我国传统医学文献裏,关於「天年」(人类自然的年寿)的记载------如黄帝《素问.上古天真论》道:「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经.天年》三度提到人的天年为「百岁」,还说「人之寿百岁而死」;又如《尚书.洪范篇》以百二十岁为寿-----推算人的自然年龄在一百至一百二十岁间,此与现代科学的测算大致相符,说明人类的自然寿命,是可以活到百余岁的。 但是遗传、自然环境、文化教育、天灾人祸、疾病、意外事故及个人生活方式和习惯等因素影响,往往使人天年不遂,留下遗憾,故一般祝寿之辞,多以坚定之喻,献上祈愿。通俗者,若「寿比南山」、「寿比松龄」、「日月长明」、「福如东海」等。其实在这些制式外,社交场合中有些长寿的象徵性用语,更富隐喻之雅趣呢! 「喜寿」指七十七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故借指七十七岁。「米寿」是八十八岁:将[米]字拆开彷如八十八的模样,故借指八十八岁。「白寿」指九十九岁: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白]是借用百字少一横,以此借指九十九岁。「茶寿」呢,稍稍难解,[茶]字的草头看似二十,余者可拆成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零八,故借指一百零八岁。 另外,「六十岁」有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的说法;「七十岁」又称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国之年;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岁」;期颐之年,则是「百岁」了。 始龀---指刚到换齿的年龄,约七、八岁左右。 志学之年---十五岁(男)。 及笄之年---十五岁(女)。 二八年华---十六岁。 花信之年---二十四岁。 春秋鼎盛---壮年时期。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花甲之年---六十岁。 悬车之年---退休之年。 从心之年---七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

中国古代对年龄的称呼

4,人最多能活到几岁

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谓限度,是指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中医学称之为“天年”。那么,究竟人应该活到的岁数是多少呢?《黄帝内经》认为是一百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说:“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礼记》称百岁为“期颐”。《尚书》又提出“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即活到120岁,才能叫做活到了应该活到的岁数。大哲学家王充提出:“百岁之寿,盖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晋代著名养生家嵇康认为,“上寿”可达百二十,“古今所同”。据上所述,祖国医学认为人的寿命应该是100~120岁左右。但社会的现实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人达不到自然寿命,其原因有些至今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尽管历史的道路是曲折的,人类社会总是要不断进步。古人所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今天看来,显然已经过时了。大量的统计资料证明,现代人的平均寿命已大大超过古代人。现代科学又是怎样认识“天年”的呢?   长期以来,根据科学家们的细致观察,发现各种动物都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寿命期限,也就是各有不同的自然寿命。这个寿命与各种动物的生长期或成熟期的长短有一定关系。例如在哺乳动物中,狗的寿命是10~15年。其生长期为两年。猫的寿命是8~10年,其生长期为一年半。牛的寿命是20~30年,其生长期为4年。马的寿命是30~40年,其生长期为5 年。骆驼的寿命是40 年,其生长期为8年。科学家们经过了大量的统计研究,发现一般自然寿命为生长期的5~7倍。若按这个规律去计算,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其自然寿命则应为100~170岁。持上述观点的人以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他提出:“动物凡生长期长的,寿命也长。”科学家巴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寿命系数”,即哺乳类动物的寿命应当为其生长期的5~7倍。以上所说是第一种计算寿命的方法。   第二种观点是美国学者海尔弗利在1961年提出来的。他畏据实验研究发现动物胚胎细胞在成长过程中,其分裂的次数是有规律的,到一定阶段就出现衰老和死亡。这与细胞分裂的次数和周期有关。二者相乘即为其自然寿命。海尔弗利的具体实验情况是这样的:他将胎儿的细胞放在培养液中一次又一次地分裂,一代又一代地繁殖,但当细胞分裂到50代时,细胞就全部衰老死亡。他又在大量实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根据细胞分裂的次数来推算人的寿命,而分裂的周期大约是2.4年,照此计算;人的寿命应为120岁。鸡的细胞分裂次数是25次,平均每次分裂的周期为一年零两个月,其寿命为30年。小鼠细胞的分裂次数是12次,分裂周期为3个月,其寿命为3年。   还有一种观点,是根据哺乳动物的性成熟期推算寿命。根据生物学的规律,最高寿命相当于性成熟期的8~10倍,而人类的性成熟期是13~15岁,据此推测人类的自然寿命应该是110~150岁。   以上三种推算方法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哪种推算方法,其结果都表明,人的寿命应该在百年之上。事实上,古今中外长寿老人活到百岁的不乏记载,甚至活到150岁以上的也不罕见。我国唐代医学家甄权、孙思邈和王冰都活到百岁开外,而且还能读书行医。四川绵竹县的老中医罗明山,1980年5月,他适值113岁时,每天还看6小时的门诊,能诊治40多位病人。苏联有一部影片,记录了曾被誉为“地球之祖”的穆斯利莫夫,167岁时还精力充沛地整修花园,划船、骑自行车的情景。近代的不少资料都已说明,人类的平均寿命正逐渐向天年靠拢,以前讲“人生七十古来稀”,而现在则有“八十不为老,七十不算稀,六十正当年,五十小弟弟”的说法。

5,人可以活几十岁

究竟人的寿命有多长?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几千年来,这个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曾经捉弄过千千万万人的心,打卦、算命、求神仙、问上帝……花样之多,无奇不有。 所谓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寿命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比较某个时期,某个地区或某个社会的人类寿命时,通常采用平均寿命。平均寿命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医学发展水平,它也可以表明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达状况。 寿命的长短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它与先天禀赋的强弱,后天的给养、居住条件、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医疗卫生条件、环境、气候、体力劳动、个人卫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各人自出生后,带着先天的遗传因素,经历社会因素的洗炼,生物因素的干扰,特殊意外情况的遭遇,从而使寿命不尽相同。这些是否意味着人的寿命就深不可测呢?并非如此,人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是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通过不断的努力,人们总能够探索出长寿的规律,准确地算出寿命的长短。 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谓限度,是指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中医学称之为"天年"。那么,究竟人应该活到的岁数是多少呢?《黄帝内经》认为是一百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说:"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礼记》称百岁为"期颐"。《尚书》又提出"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即活到120岁,才能叫做活到了应该活到的岁数。大哲学家王充提出:"百岁之寿,盖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晋代著名养生家嵇康认为,"上寿"可达百二十,"古今所同"。据上所述,祖国医学认为人的寿命应该是100~120岁左右。但社会的现实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人达不到自然寿命,其原因有些至今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尽管历史的道路是曲折的,人类社会总是要不断进步。古人所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今天看来,显然已经过时了。大量的统计资料证明,现代人的平均寿命已大大超过古代人。现代科学又是怎样认识"天年"的呢? 长期以来,根据科学家们的细致观察,发现各种动物都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寿命期限,也就是各有不同的自然寿命。这个寿命与各种动物的生长期或成熟期的长短有一定关系。例如在哺乳动物中,狗的寿命是10~15年。其生长期为两年。猫的寿命是8~10年,其生长期为一年半。牛的寿命是20~30年,其生长期为4年。马的寿命是30~40年,其生长期为5 年。骆驼的寿命是40 年,其生长期为8年。科学家们经过了大量的统计研究,发现一般自然寿命为生长期的5~7倍。若按这个规律去计算,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其自然寿命则应为100~170岁。持上述观点的人以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他提出:"动物凡生长期长的,寿命也长。"科学家巴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寿命系数",即哺乳类动物的寿命应当为其生长期的5~7倍。以上所说是第一种计算寿命的方法。 第二种观点是美国学者海尔弗利在1961年提出来的。他根据实验研究发现动物胚胎细胞在成长过程中,其分裂的次数是有规律的,到一定阶段就出现衰老和死亡。这与细胞分裂的次数和周期有关。二者相乘即为其自然寿命。海尔弗利的具体实验情况是这样的:他将胎儿的细胞放在培养液中一次又一次地分裂,一代又一代地繁殖,但当细胞分裂到50代时,细胞就全部衰老死亡。他又在大量实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根据细胞分裂的次数来推算人的寿命,而分裂的周期大约是2.4年,照此计算;人的寿命应为120岁。鸡的细胞分裂次数是25次,平均每次分裂的周期为一年零两个月,其寿命为30年。小鼠细胞的分裂次数是12次,分裂周期为3个月,其寿命为3年。 还有一种观点,是根据哺乳动物的性成熟期推算寿命。根据生物学的规律,最高寿命相当于性成熟期的8~10倍,而人类的性成熟期是13~15岁,据此推测人类的自然寿命应该是110~150岁。 以上三种推算方法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哪种推算方法,其结果都表明,人的寿命应该在百年之上。事实上,古今中外长寿老人活到百岁的不乏记载,甚至活到150岁以上的也不罕见。我国唐代医学家甄权、孙思邈和王冰都活到百岁开外,而且还能读书行医。四川绵竹县的老中医罗明山,1980年5月,他适值113岁时,每天还看6小时的门诊,能诊治40多位病人。苏联有一部影片,记录了曾被誉为"地球之祖"的穆斯利莫夫,167岁时还精力充沛地整修花园,划船、骑自行车的情景。近代的不少资料都已说明,人类的平均寿命正逐渐向天年靠拢,以前讲"人生七十古来稀",而现在则有"八十不为老,七十不算稀,六十正当年,五十小弟弟"的说法。

6,人怎么不可以长生不老

寿命是指人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至死亡的一段过程,也就是人的机体实际生存的时间。寿命不同于自然寿命,自然寿命是指人应当活到的年限,即在理想状态下达到的最高寿限。那么,人的自然寿命是多少呢?科学家有几种说法: 1.各种动物的自然寿命都与本身生长期长短有一定的关系。如狗的寿命为10~15年,其生长期为2年:猫的寿命是8~10年,其生长期为1.5年;马的寿命为30~40年,其生长期为5年。可见,自然寿命是生长期的5~7倍。据此推算,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应当活到100~175岁。   2.一般哺乳动物的自然寿命是性成熟期的8~10倍。人的性成熟期为14~15岁,自然寿命应当为110~150岁。   3.各种动物胚胎细胞成长的分裂次数是有规律的,分裂到了一定的次数就会出现衰老和死亡,细胞分裂次数与分裂周期的乘积就是自然寿命。如鸡的细胞分裂次数是25次,平均每次分裂周期为1.2年,其寿命为30年。人类的细胞分裂次数是50次,平均每次分裂周期是2.4年,所以人类的自然寿命应是120岁。另外,还有其他说法。尽管各种说法依据不一,但结论是相似的,即人的自然寿命当在百岁以上。   自然寿命,我国古代又称之为天年。也就是天给人寿命的意思。那么古代人认为“天年”应当为多少岁呢?《灵枢·天年》曰:“人之寿百岁而死”“百岁乃得终”。俗语中也用“百年”“百岁”来指人享尽天年。另外,《尚书》云:“以百二十岁为寿。”可见,我国古代也认为人之天年当在百岁到120岁之间。   那么,为什么人的寿命与自然寿命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呢?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寿命长短与其习惯、嗜好、情绪、性格、遗传、环境、劳动状况、饮食、胖瘦等都有关系。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人类的寿命,近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可以让人类“延年益寿”的方法。最近,美国科学家通过改变基因和摘除生殖器官的方法,成功地将新小杆线虫的寿命延长了5倍,也为研究人类长寿带来了曙光,因为基因修补同样可以改变哺乳动物的寿命。   
长生不老是幻想··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人造器官的产生,也许有一天人真的不死,但那是又有新的问题,就是人口的限制,也许那天就体会不到作为人母的幸福了。那是人就不再生育啦~~ 随便说说 ~~
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但你希望再活一百年吗?一些未来学家预测,随着科学的进步,终有一天这美梦会成真。而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人类存在生理极限,所谓长生不老纯粹是幻想。 人到底能活多久,现在的科学实际上并不能回答。各种专家也只是预测,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美国蒙特克莱州立大学的商业教授、未来学家迈克尔?泽伊就宣称,人类已经在敲击长生不老的大门了。 他是近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世界未来学会年会上说这番话的。世界未来学会是探讨未来社会变化的一个组织。另外一些专家尽管不像泽伊大胆,但认为随着操纵细胞、基因以及纳米技术等方面的进步,人肯定会活得更久,至少多活几十岁没问题。美国纽瓦克新泽西医学院教授唐纳德?科基纳卢里亚说,人能活到180岁,也有可能活到300岁甚至500岁。 但一些专门研究人的寿命的科学家却对这些预测表示怀疑。 路透社报道说,这些科学家认为上述未来学家等人纯粹是在科学幻想,因为即使有着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少生病,人类大脑和其他器官照样会衰退,人类寿命一般不会超过120岁。让人类活到180岁,就“像坐航天飞机试图飞到冥王星上”一样不可能。 一些科学家还表示,即使人最终能活得更久,但生活质量值得担忧,比如有纪录活得最久的法国寿星让娜?路易丝?卡尔门特(122岁)在99岁时就又聋又瞎,虚弱不堪了 如果我们的人生长生不老,会有意义吗?有些人不免高兴起来,如果人不死,人生就是有意义的。你可以天天干你感兴趣的事,尤其是身处坦途,无忧无虑的人。对于这样的人,长生不老就是有意义的。可我对这总是也作过考虑。当我考虑到“人死”是可怕的,倒致“人生无意义”的观点时,我就尝试去想,如果人长生不老,这样的人生是否就有意义呢?当然也不会有。 你想,这种长生不老的人生,就等于几乎没有了时间,没有了历史,即使你如何万事如意,无非还是天天过着同样的生活,人类发展最终目标,追根到底也还是物质和精神的越来越富有。试想,你天天吃好,玩好,穿好,假定你也不是那种醉生梦死类,也是“奉献”一族,你的精神也很愉悦,可如果让你千万年这样过着同样的生活,有意义吗?我甚至想,为什么有许多的艺人要自杀,这大概也是因为他们在物质,精神上都已极大富有了,同样感受不到人生原“意义”和乐趣了,因此常常遭受夜夜无眠的折磨,只能选择死亡来解脱。我只能说,如果一个人真的认真考虑过“死亡”而不是“意气”用事,如果他真地觉得死亡对他是一种解脱,那我觉得,这对他就是一种真正的解脱。 有时,我也这样想,如果让其他的人经历生老病死,而你一个人长生不老,这对你这个人体而言,“人生”是不是就很有意义呢?我说,也亳无意义,试想,别人经历生老病死,你没有,你得逐渐失去亲人,朋友,你还要不断结识新的朋友,多累!如果有一天,地球真的到了爆炸那一天,全球人都炸死了,你还没有炸死,一个人在无垠的宇宙中飘浮或是坠落,到那时,你会觉得更大的恐惧。即使这样,何求长生呢?也就是说,长生不一定使“人生”有意义,富有(包括物质和精神)也不是决定人生意义的关键。

文章TAG:天年  多少  天命之年  之年  天年是多少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