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世界地理分区各分区经纬度范围谢谢

从零度开始,每十五度一个时区,往东几个十五度就是东几区,我国就是东八区,往西就是西几区了,到东西经一百七十二点五度的时候各半个时区,东西11。5区。我睡觉了,手机上不好给你说清楚

世界地理分区各分区经纬度范围谢谢

2,地理每个国家的在经度纬度多少

没有必要全部记得的。基本上用不到。平时把世界地图扫一眼就行。可能用到的有:0°经线(主要是英国、西班牙那一段)30°E (开罗、地中海东岸那一段)印度半岛两侧的那两条经线110°E (穿过海南岛的那条经线)还有穿过澳大利亚东部那个岛的那条。其它的很少用到。至于纬线,大概知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以及赤道的大致位置就可以了。好长时间没看了,都忘的差不多了。

地理每个国家的在经度纬度多少

3,求一张带精确经纬线的世界地图

http://www.5c8d.cn/un/ditu/word.jpg 这里
你可以有coogle啊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A%C0%BD%E7%B5%D8%CD%BC&in=18279&cl=2&cm=1&sc=0&lm=-1&pn=13&rn=1&di=754622260&ln=2000 这里有,我不知道怎么发图
书店有的

求一张带精确经纬线的世界地图

4,经纬网的世界地图

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不久就瓦解了。但以亚历山大为名的那座埃及城里,出现了一个著名图书馆,多年担任馆长的埃拉托斯特尼博学多才,精通数学、天文、地理。他计算出地球的圆周是46 250千米,画了一张有7条经线和6条纬线的世界地图。公元120年,一位青年也在这座古老的图书馆里研究天文学、地理学。他就是克罗狄斯·托勒密。托勒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绘制地图应根据已知经纬度的定点做根据,提出地图上绘制经纬度线网的概念。为此,托勒密测量了地中海一带重要城市和据点的经纬度,编写了8卷地理学著作。其中包括8000个地方的经纬度。为使地球上的经纬线能在平面上描绘出来,他设法把经纬线绘成简单的扇形,从而绘制出一幅著名的“托勒密地图”。15世纪初,航海家亨利开始把“托勒密地图”付诸实践。但是,经过反复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正确地测定经纬度,关键需要有“标准钟”。制造准确的钟表在海上计时,显然比依靠天体计时要方便,实用得多。18世纪机械工艺的进步,终于为解决这个长久的难题创造了条件。英国约克郡有位钟表匠哈里森,他用42年的时间,连续制造了5台计时器,一台比一台精确、完美,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第五台只有怀表那么大小,测定经度时引起的误差只有1/3英里。差不多同时,法国制钟匠皮埃尔·勒鲁瓦设计制造的一种海上计时器也投入了使用。至此,海上测定经度的问题,终于初步得到了解决。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全球各地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赤道上经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6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所以在各纬线上经度差1°的弧长就不相等。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α)经度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km。因此,只要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两地间距离的判断: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度,则过两地的大圆为经线圈,两地距离为大圆中过两极点的劣弧;若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度,则过两地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两地距离不过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由于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纬线是沿地球自转方向环绕地球一周的线,所以根据经纬网可以准确定向。一般来说,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其纬度越高,表示的范围越小;纬度越低,表示的范围越大。在图幅大小相同、纬度大致相同时,经纬度间隔相等的,网格的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大;网格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简单的测定经线的方法: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候,竹竿的阴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W表示西经,E表示东经,N表示北纬,S表示南纬。

5,世界地图纬度和经度赤道地球绕太阳运行有方向吗

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上的每一点,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且构成一个封闭曲线。这种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走的封闭曲线,叫做地球轨道。如果我们把地球看成为一个质点的话,那么地球轨道实际上是指地心的公转轨道。 严格地说,地球公转的中位位置不是太阳中心,而是地球和太阳的公共质量中心,不仅地球在绕该公共质量中心在转动,而且太阳也在绕该点在转动。但是,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日地的公共质量中心离太阳中心仅450千米。这个距离与约为70万千米的太阳半径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与日地1.5亿千米的距离相比,就更小了。所以把地球公转看成是地球绕太阳(中心)的运动,与实际情况是十分接近的。 地球轨道的形状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椭圆有半长轴、半短轴和半焦距等要素,分别用a、b、c表示,其中a又是短轴两端对于焦点(F1、F2)的距离。 半焦距与半长轴和平短轴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即 c2=a2-b2 半焦距c与半长轴a的比值c/a,是椭圆的偏心率,用e表示,即e=c/a, 偏心率是椭圆形状的一种定量表示,e的数值大于0而小于1。椭圆越接近于圆形,则e的数值就越小,即接近于0;反之,椭圆越扁,e的数值就越大。经过测定,地球轨道的半长轴a为14960万千米,半短轴b为14958万千米。根据这个数据计算出地球轨道的偏心率为: 可见,地球轨道非常接近于圆形。 由于地球轨道是椭圆形的,随着地球的绕日公转,日地之间的距离就不断变化。地球轨道上距太阳最近的一点,即椭圆轨道的长轴距太阳较近的一端,称为近日点。在近代,地球过近日点的日期大约在每年一月初。此时地球距太阳约为14710万千米,通常称为近日距。地球轨道上距太阳最远的一点,即椭圆轨道的长轴距太阳较远的一端,称为远日点。在近代,地球过远日点的日期大约在每年的7月初。此时地球距太阳约为15210万千米,通常称为远日距。近日距和远日距二者的平均值为14960万千米,这就是日地平均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 根据椭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L=2πα(1-0.25×e2) 计算出地球轨道的全长是94000万千米。
有方向,自东向西旋转。
经度和纬度的确定 在地图和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看见一条一条的细线,有横的,也有竖的,很象棋盘上的方格子,这就是经线和纬线。根据这些经纬线,可以准确地定出地面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和方向。 这些经纬线是怎样定出来的呢?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地轴是一根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线),在地球中腰画一个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使圈上的每一点都和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这个圆圈就叫作“赤道”。在赤道的南北两边,画出许多和赤道平行的圆圈,就是“纬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叫做纬线。我们把赤道定为纬度零度,向南向北各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北极就是北纬90度,南极就是南纬90度。纬度的高低也标志着气候的冷热,如赤道和低纬度地地区无冬,两极和高纬度地区无夏,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 其次,从北极点到南极点,可以画出许多南北方向的与地球赤道垂直的大圆圈,这叫作“经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就叫经线。公元1884年,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近郊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作为计算经度的起点,即经度零度零分零秒。在它东面的为东经,共180度;在它西面的为西经,共180度。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东经180度和西经180度的经线是同一条经线。各国公定180度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避免同一地区使用两个不同的日期,国际日期变线在遇陆地时略有偏离。 每一经度和纬度还可以再细分为60分,每一分再分为60秒以及秒的小数。利用经纬线,我们就可以确定地球上每一个地方的具体位置,并且把它在地图或地球仪上表示出来。例如问北京的经纬度是多少?我们很容易从地图上查出来是东经116度24分,北纬39度54分。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只要把所在地的经度测出来,就可以确定船在海洋中的位置和前进方向。

6,经纬度怎么看

在地球仪上,你可以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这就是经纬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不过,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并不难: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候,竹竿的阴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在地图上,通过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都能画出一条经线和一条与经线相垂直的纬线。这样,就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来。怎么样才能够区别出这些经线和纬线呢?最好的办法是给每一条经线和纬线都起上一个名字,这就是经度和纬度。用经度表示各条经线的名称,用纬度表示各条纬线的名称。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向东叫东经;向西叫西经。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所以东、西经各有180°。东经180°和西经180°是在同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 最长的纬线圈——赤道,叫做0°纬线。从赤道向北度量的纬度叫北纬;向南的叫南纬。南、北纬各有90°。北极是北纬90°。 由于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所以,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都表示南北方向。纬线都表示东西方向。经线和纬线互相垂直、互相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我们在阅读地图的时候,就可以借助经纬网来辨别方向,也可以判断出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经纬度位置。 经线和纬线还可以把地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半球。象切西瓜一样,把地球沿赤道切开,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如沿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把地球切开,由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的半球叫东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地球仪上每条纬线都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夹角的度数,就是所在纬线的纬度。赤道的纬度为0°,自赤道向南、向北各有90°,南纬90°是南极,北纬90°是北极。通常人们把0°—30°称做低纬,30°—60°称做中纬,60°—90°称做高纬。在地球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66°34′的夹角,这样太阳光线在地球上的直射点一直往返于北纬23°26′和南纬23°26′之间,所以把北纬23°26′的纬线称做北回归线,把南纬23°26′的纬线称做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一次是一年的时间。每年3月21日(北半球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然后直射点北移,在6月22日(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线直射点移到北回归线。而后太阳直射点向南返回,9月21日(北半球秋分日)再次回到赤道,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到南回归线上。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直射点在北归回线上时,北半球66°34′以北地区全部为极昼时间,而南半球66°34′以南地区全部进入极夜。反之当直射点移到南回归线上时,南纬66°34′以南进入极昼,而北纬66°34′以北进入极夜。所以把北纬66°34′的纬线称做北极圈,把南纬66°34′的纬线称为南极圈。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互相交织构成经纬网,它是地球上最基本的坐标系统,并用以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一点的方向和位置,只有具备了经纬网,才有可能研究地球表面上一切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此外经纬网也是绘制各种地图的最基本要素。 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不久就瓦解了。但以亚历山大为名的那座埃及城里,出现了一个著名图书馆,多年担任馆长的埃拉托斯特尼博学多才,精通数学、天文、地理。他计算出地球的圆周是46 250千米,画了一张有7条经线和6条纬线的世界地图。 公元120年,一位青年也在这座古老的图书馆里研究天文学、地理学。他就是克罗狄斯·托勒密。托勒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绘制地图应根据已知经纬度的定点做根据,提出地图上绘制经纬度线网的概念。为此,托勒密测量了地中海一带重要城市和据点的经纬度,编写了8卷地理学著作。其中包括8000个地方的经纬度。为使地球上的经纬线能在平面上描绘出来,他设法把经纬线绘成简单的扇形,从而绘制出一幅著名的“托勒密地图”。15世纪初,航海家亨利开始把“托勒密地图”付诸实践。但是,经过反复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 正确地测定经纬度,关键需要有“标准钟”。制造准确的钟表在海上计时,显然比依靠天体计时要方便,实用得多。18世纪机械工艺的进步,终于为解决这个长久的难题创造了条件。英国约克郡有位钟表匠哈里森,他用42年的时间,连续制造了5台计时器,一台比一台精确、完美,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第五台只有怀表那么大小,测定经度时引起的误差只有1/3英里。差不多同时,法国制钟匠皮埃尔·勒鲁瓦设计制造的一种海上计时器也投入了使用。至此,海上测定经度的问题,终于初步得到了解决。
1. 纬线是自赤道向两级增加,赤道为0度,到两级归为一点90度;经线是连接两级的,分为东经西经,各180度。2. 拓展:(1)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不过,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并不难: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候,竹竿的阴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2)由于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所以,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都表示南北方向。纬线都表示东西方向。经线和纬线互相垂直、互相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我们在阅读地图的时候,就可以借助经纬网来辨别方向,也可以判断出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经纬度位置。 (3)最长的纬线圈——赤道,叫做0°纬线。从赤道向北度量的纬度叫北纬;向南的叫南纬。南、北纬各有90°。北极是北纬90°。
纬线是自赤道向两级增加 赤道为0度 到两级归为一点90度 经线是连接两级的 分为东经西经 各180度
在地球仪上,你可以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这就是经纬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不过,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并不难: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候,竹竿的阴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在地图上,通过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都能画出一条经线和一条与经线相垂直的纬线.这样,就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来.怎么样才能够区别出这些经线和纬线呢?最好的办法是给每一条经线和纬线都起上一个名字,这就是经度和纬度.用经度表示各条经线的名称,用纬度表示各条纬线的名称.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向东叫东经;向西叫西经.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所以东、西经各有180°.东经180°和西经180°是在同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最长的纬线圈——赤道,叫做0°纬线.从赤道向北度量的纬度叫北纬;向南的叫南纬.南、北纬各有90°.北极是北纬90°.由于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所以,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都表示南北方向.纬线都表示东西方向.经线和纬线互相垂直、互相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我们在阅读地图的时候,就可以借助经纬网来辨别方向,也可以判断出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经纬度位置.经线和纬线还可以把地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半球.象切西瓜一样,把地球沿赤道切开,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如沿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把地球切开,由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的半球叫东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文章TAG:世界经纬度地图  世界地理分区各分区经纬度范围谢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