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上元节是指什么节日

" 上元节″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起源于道教"三元说″。指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地官节、孟兰盆节)、农历十月十五为"下元节"(水官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是天、地、人三官。在这里元是指农历十五的意思。"上元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汉武帝时期,把祭祀"太一神″的活动,定在农历正月十五(是天官"太一神"的生日)。"太一神″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天帝,是主宰宇宙一切之神。上元祭天官"太一神″,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并充分利用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皓月当空,灯火辉煌的特殊时间段,来表达自己美好的生活愿望。人们高高兴兴地贴对联,上联"吉庆有余″,下联"天官赐福″或"受天百禄″。因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古代上元节是指什么节日

2,上元节指什么节

上元节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上元节的来历汉族传统的上元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上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上元节指什么节


文章TAG:上元节是什么节上元节  是什么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