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宜静不宜动,天气本来就燥热潮湿,太过激烈的运动会使自己身体中暑,出现危险。
半夜三更是几点钟?
很多恐怖小说,灵异故事的开头会用:这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半夜三更时分……那么半夜三更到底是几点钟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西,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俗话说“树怕三摇,女怕三撩”,是什么意思?
树怕三摇,从植物学来说外力强力三摇会造成根系受损,树身组织受损,造成输送及吸收营养物减少而造成营养不良而致树木不能健康成长或成k缓慢。女怕三撩是指女人经受不了外来诱惑而出轨,男欢女爱古今一样,好色之心男女通病,故有人类历史是男女相爱相杀的历史,人类文明才车轮滚滚问前之说,若男女互恶,人类尚不存何谈历史。
三伏天里,农村有三做三不做之说,分别是指什么?
三伏天作为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也是湿气最重的一段时间,这个阶段人要是不注意生活饮食习惯,往往容易侵染湿气,进而影响身体健康。而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12日开始,到8月21日方才结束,所以今年三伏天要经历40天之久,人更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其实,三伏天里农村有三做三不做的说法,通常也是针对三伏天气炎热湿气重来说的,鼓励人们养成好习惯,避免不必要的疾病侵袭,也许每个人理解的“三做三不做”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一致的。
三做。1、一要做到少吹空调。最近我媳妇医院的因为感冒、发烧、头疼、咳嗽的病人明显增多,而今天也是初伏的第五天,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天气炎热多雨,人体感到特别不舒服,像蒸桑拿一样。很多人都忍受不了这种高温天气,开空调成为日常,不论黑夜白昼,随时开着空调,这就导致室内外的温差相差特别大,我老家平时温度38度,小侄儿他们白天能把空调开到21度,这样室内外温差相差17度,不感冒发烧才怪,而且空调的冷气从人最薄弱的呼吸道进入体内,咳嗽,肺炎的发病率也增高了。
2、二要做到莫把冷饮,冰镇水果当饭吃。三伏天,人最没胃口了,明明是饿了,看到食物又不想吃,就是这种感觉。但看到雪糕、冰淇淋、冰镇西瓜、冰啤酒等等,很多人容易抱着不停吃。三伏天本来就下雨多,湿气重,人体不及时把体内湿气排出去,又用冷饮将湿气强行封存体内,你感受一下这种危害。3、三要做到顺应天时,晚睡早起,适当午休。
上学的时候,每到夏天,老师就会强调让我们中午好好休息一下,哪怕一小会,这样下午才能有精神。我们知道三伏天里,白天时间长晚上时间短,太早睡觉睡不好,反而感觉更疲惫,所以顺应天时晚一点睡觉是比较好的;而白天也不要睡懒觉,白天亮的早,大早上空气就开始燥热了,所以这个时候早上也睡不好,反而容易越睡越累。最好是晚睡早起,中午适当休息,这样才能保持人体拥有足够的精力。
三不做。1、一不做太过激烈的运动。三伏天宜静不宜动,天气本来就燥热潮湿,太过激烈的运动会使自己身体中暑,出现危险。当然了,适当的运动还是很好的,有助于排汗消暑,只是不适合太激烈的运动。2、二不做过于频繁的夫妻生活。适当的夫妻生活可以很好的消解夫妻双方的焦虑和烦躁,但三伏天本就闷热潮湿,太频繁的夫妻生活,反而会导致夫妻双方体力不支,夫妻生活不和谐,甚至导致产生讨厌夫妻生活的心理障碍。
文章TAG:不宜 易静 动是 宜静 股市 易静不宜动是什么意思 股市里宜静不宜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