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是《内经》所说的“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的提示到气血津液不足,内寒重,或内热亢盛时,不可使用麻黄,并确立了麻黄九禁,如咽喉肿痛,小便频数疼痛,疮疡初期,出血,血虚等禁用发汗之药,同时,因风邪侵袭体表,并没有寒邪参与的情况下,也不可滥用麻黄,风邪侵袭多开泄毛孔,形成汗出表现,此时如果使用过多的发汗解表药,必将引起津液亡失,出现误治后的病理改变。
如《伤寒论》大青龙证中的禁用麻黄类的提示“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麻黄)。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肌肉拘挛跳动),此为逆也。”★麻黄的作用原理麻黄是麻黄科植物,常见的有草麻黄和木贼麻黄,主产于我国的河北张家口,内蒙等省份,以内蒙所产的麻黄质量最好,根据麻黄的气味形质可以判断麻黄的基本作用原理,麻黄形似木贼草,外形纤细节节升发,清代医学家徐灵胎认为麻黄气味清淡,质地轻清,清则浮升,作用力量自下而上,自内而外。
浮升属阳,阳主温热,它的药性温热使然。阳表阴里,作用的部位是体表肌肉和毛孔。《本草崇原》中说:“麻黄空细如毛,开发毛窍,散其风寒”。它外皮色青黄,内部色红,青色入肝犹如筋脉,黄色入脾犹如肌肉,红色入心犹如血脉。麻黄质地清轻,中空直上,发散之力可以深入到血脉之中表散风寒。清代医学家唐容川曾提到“麻黄茎细丛生,中空直上,气味轻清,故能透达膀胱寒水之阳气,以出于皮毛,为伤寒要药”。
风寒束表,肺主皮毛,风寒内闭于肺常导致咳嗽喘粗,肺具有调节水道通行的作用,风寒邪气侵犯,水道闭塞常引起浮肿,鼻塞的表现,开发毛孔的麻黄同时亦可宣肺利水。由此可见,麻黄是解表散寒的第一药,可以深入肝经血脉,顺肝气升发之势而驱散风寒,犹如一只穿云箭,猛烈而迅速。★总结麻黄中医表证的首选药材,起效迅速,对证使用效如桴鼓,它似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可救急挽危,使用不当可导致口渴心悸,头晕,内火亢盛等副作用。
《洄溪医案》曾记录一位平时就有咳血病史的患者,她是上海人,感冒后出现发热无汗,咳喘,平卧困难,情况比较紧急,由于平时咳血。多数医生认为是阴虚火旺,应该按照降火的方式使用苦寒药,但经过治疗后毫无效果,徐灵胎先生对患者诊断后,确定为外感风寒不解,痰饮凝聚于肺,首选麻,桂解表,病人按照徐先生的治法病人很快就痊愈恢复了。
松江王孝贤夫人,素有血证,时发时止,发则微嗽,又因感冒变成痰喘,不能著枕,日夜俯几而坐——清•徐灵胎《洄溪医案》同样,清代医学家吴鞠通的表哥,平时爱饮酒,出现咳嗽发热后,误用了麻黄,实际上,他的问题是内火亢盛,误用了药性温热的麻黄导致内热亢盛加重,热盛肉腐形成肺痈。由此可知,麻黄不可滥用,滥用易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文章TAG:合咒 合术 合符 爱情 不用 和合咒有什么副作用 做和合术不用担心爱情和合符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