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情况,不是只烧出来一种。大德高僧,也可能既烧出舍利子,又烧出来舍利花。这个结论,就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佛教,他们自己说了算了。你不是大德高僧,烧出来的是舍利子,也叫舍利花;大德高僧,烧出来舍利花,也得叫舍利子。与佛教无关的人,烧出什么来,佛教只承认那是骨灰。烧出舍利子这种事,其实一直也没个特别严谨的说法。

所谓修行什么的,都是胡扯。不然,不修行的普通人怎么能烧得出呢?我个人对这事,倒是有些看法。我以前练过武术。武术典籍里有这么句话:人体气血,虚则行,实则滞。当然了,气,实际上应该叫“炁”。这个“虚”,简单点说,就是心无杂念。佛教的修行,跟道教的“冲虚”,以及武术上讲的“虚”,其实真的是大同小异,首要一点,都是保持所谓的“灵台清明”,不胡思乱想。

我认为这个东西,跟中医有关,跟宗教、吃素什么的,我认为,八竿子打不着。当然,九竿子、十竿子也打不着。中医上,对气,基本上可以解释为,人体内流动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和内脏的活动能力。我们通俗点,有时叫真气、元气,其实就是这个。《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解释一下。元气,就是先天之气,来自父母,天生的。

谷气,得于饮食和呼吸。先天后天相结合,就可以概括为人体气血。不论是武术大师、佛教高僧,或是那些檀越、居士,非佛教徒的普通人,能烧得出舍利子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全部都是心态特别好的人。可以概括为,这类人,作息规律,心境平和,心无杂念。他们的气血,长期处于某一种非常好的状态,运行极为通畅,在武术上讲,就叫“虚”,很养生。

未必绝对充盈,但肯定很纯净。所以,对骨骼产生了一种特别的影响,或许刺激了某一种微量元素的分泌,而骨骼在此种影响下,渐渐变得与普通人不一样,简单点说,死后的骨骼,很经烧。按我的想法,就是这些人,由于心无杂念,或有意或无意,长期处于“虚”的状态,养成了同样的东西,气。普通人不成,因为普通人想得太多,老在脑子里给自己编电视剧。

这些高人们,比如佛教出家人,可能是在打坐等情况下,衍生出这种状态,武术上也有打坐,普通人也会冥想,总结起来就是心境返璞归真。这个未必一定要练武术,实际上就是人体的气长期处于非常心无杂念、返璞归真种状态。打个比方,武术上练气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吐纳。吐纳不过就是呼吸。某些人没练过武术,连吐纳这词都没听过,但是恰巧呼吸的方式跟吐纳的方式相同,无意中,练出了气。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舍利子  东西  舍利子是什么东西  为何会出现舍利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