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而敛,让外地亲友有足够时间赶回参加丧礼。丧礼复杂,也要很多准备,也要请村人帮忙,甚至有的还要做法事。守夜三天,灵前都是最亲近的人,家人们也可以商量如何置办。在灵前当面告慰逝去亲人,把丧事办的妥当,让亲人安心而去。⑤什么人才有资格守灵丨守夜尽管是表达孝心,但也不是随便什么身份都可以守灵的。老习俗都有讲究。
首先,子女、孙子、孙女这些必须要守灵的。同推,儿媳妇和孙媳妇也是要守灵的。过去子女多、亲属多,逝者家族的侄子、孙子等,这些都是有资格守灵的。逝者的女婿也要守灵。这时是女婿们表孝心的时候,女婿不来,人家会笑话。我们鲁南有个习俗,后面丧礼仪式上,女婿们会一起出场行礼。谢礼的都是侄子和孙子辈,会故意"坑"姐夫们或姑父们,调侃让他们"出丑"。
如果女婿不守灵,就会被抓住小辫子,让他们祭拜时笑场。还有特殊情况。逝者儿子的至交好友,有时也或守夜。我没有叔伯,我奶奶过世时,我爸最铁的好友陪着我爸,一起守夜三晚。不能守灵的人☞ 有身孕或流产的女性。上述讲民间风俗,不涉及特殊情况。另外,十里不同俗,不同地方或有区别是常情。重情老兵为527位烈士战友守灵30载守夜/守灵,是几千年老习俗。
江南地区在追悼会后吃“豆腐饭”,这有什么说法吗?
我们这里一般死人了,随礼吃饭都叫吃“豆腐饭”。不论过去贫穷时,还是现在的富裕时,不管那家死人了,歺桌上都少不了一盘豆腐。南方人喜欢喝湯,湯也是豆腐湯。过去,死人的歺桌是不允许有荤菜的,一般四大盘加一豆腐汤。四大盘全素,其中必有一盘炒豆腐干。四盘中比较好的一盘就是青莱炒蚊蛤(海产品),它不属荤莱类。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丧宴当喜宴办,但是仍离不开传统一只豆腐和一碗豆腐汤。
老人在过生日当天吃过饭后去世,无病无灾,好还是不好?
生老病死是必然,总的说是很正常,无所谓好与坏。但人有情感有偏见,一旦与情感偏见沾边,就有好坏之分,好坏之说了。生死难料,有几人能最准确把握?旧时医学、科学不太发达也不普及,知之不多,以为好死者者是功德圆满,多做行善积德,才会善始善终,寿终正寝,不找儿女麻烦,自己不被折磨,是大好事。从实用利己角度出发是大好事。
但从人性善来说,死总是不好的事啊。老人在生日当天饭后去世,并非是无病无灾,只是大意了,忽略了病灾而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悲痛而已,或病灾被某些假象掩饰而忽视了。世无无缘无故的爱恨,人无无缘无故的生死,凡生死爱恨都是有原因的,是有的原因不易被发现,不易被认识而已。造成突然故去,从另一角度说,是更大的灾难,是人的过错所造,绝非无缘无因的,只是有的人不肯认错不想追责错而已。
马虎失街亭,大意失荆州。多少人因为马虎大意犯了不可弥补的大错还不知错而使错重演?这是多么可怕的事。许多人所说的好死,老得善终,无病无痛而逝,从医角度说,真的是无病无痛吗?显然不是,只是显突然又快速,让人意想不到,又措手不及而已。从现象及事后验证看,如此急死快逝的,多是突发心梗或脑溢血所致。如何防范心梗脑溢血呢?许多人是不清楚的,有的人略懂一点,却又难有效做到做好的。
所以,不幸总会发生,马虎大意粗心总难避免。小心才驶得万里船。老人过生日,老小都忙做生日,重在生日,有的形成大喜过度,有的形成忧伤过度,人的大喜大悲都会有伤身体,冷缩热胀的道理许多人都懂,大情绪无常,或大喜大悲都会使上了年岁的人犯心梗脑梗脑出血,所以,有些老人在天气突变,情绪突变后就突然出事了,常常见到有红喜白事中,做寿中就有老人故去的。
文章TAG:人死 临死前 预兆 吃饭 人死了去吃饭叫什么预兆 为什么人在临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