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变自己对世界的认识,需要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正所谓“相由心生”。改变的基础在于,你自己的充分认知和了解。人是由自我意识驱动的生物,我们的日常行为,很多时候看起来毫无章法,而本质却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决策,只是这样的决策变成了行为意思(类似条件反射),这是生物进化的使然,在紧急关头生存的本能反应,需要人对遇到的情况作出相应,那些预先变成了动物思维的的意识,立马得到了体现,不容大家再充分的思考。
而条件反射并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面对复杂的现实世界,遇到情况的时候,也是需要我们综合各种因素做思考,才能得出符合实际要求的结论。人生对自我的了解,来源于日常的生活中,明白自己的优势所在,在什么情况下能重复发挥,而自己的短板所在,在什么条件下回被触发。常规的认知理论是,弥补不足。而我个人更认可西方的理念,就是重复发挥长处,而不再短处不断的耗费心力,而是将这部分内容交由更合适人去处理,这也符合社会协作的发展需求。
农俗“抖腿耸肩穷三代,手不扶碗霉一生”是真的吗,有哪些道理?
抖腿耸肩穷三代,手不扶碗霉一生。说的有一些道理,但并非都是真实。很明显,有夸张说法,夸张目的,在于强调做人要注意言行举止,有礼仪,不要养成不良的习性,影响人生命运。所谓穷三代,霉一生,都是夸张了的说法,抖腿耸肩,手不扶碗,在日常生活中,是被认为是不良的生活习性,需要改之为好。现象是可以反映本质的。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相由心生,看相识人,由表及里,相定命运。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从人的言行举止,小动作,一些小习惯,可以察知的脾性品质,再据此来判定人之命运吉凶好坏。俗话说,男抖穷,女抖贱,是有一定道理的,并非一点意理没有,这也是经验总结之言,有一定的可信度。从相心理学分析,抖腿耸肩是内心空虚轻浮,焦虑不耐麻,无聊紧张不安的心理情绪无意向外表现,如已成习,又习以成性,那就说明此人的命运不会好到哪里去,除非就改掉这些不良习性,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手不扶碗,是说人的吃相,从手不扶碗这个动作习惯看,这人不但懒,还不懂礼数,没尊严敬畏心,由此可折射出人的心理,性格,学识,品质,修养等,再依去判断人的命运好坏优劣,这是有理合情的。我有一友老张,他去省城探儿,他儿是经商的,一中午,儿请生意伙伴餐聚,也叫上老张,老张极少言语,却在静静观察各人吃相,在回家路上仅父子二人了,老张才开口嘱咐儿子:那瘦猴口出狂言轻诺,与其相交,不可轻信;那肥杨用筷挟菜,总是东挑西拣,足以说明他内心极度自私。
农村俗话说:“男人手大掌官印,女人手大忙不停。”这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男人手大掌官印,女人手大忙不停。这是一句从古代人相术里变换过来的大俗话,说没一点道理也讲不过,说很有道理,也讲通,凡事都要一分为二,辩证看问题吧。劳动造就了手。从看人的手,是可预知人的一些情况。古代人相学也重视对手的观察与总结,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单从手之大小就来断定人贫贱富贵寿夭等等肯定是有失水准,不可能都灵验准确的。
男人手大掌官印,是说男人先天生就一双大手就是能当官掌印享富贵的料。女人手大忙不停,是说,男女有别,女人先天生就手大就是个苦命人,成天要辛劳作的了。我国古代相学也杂糅了儒家官本位思想,也受男尊女卑的思想局限制约,所以在相学论术及断语中,无不有反映。掌官印,忙不停,就是最好之见证。所以,是不足为信的。从人的形相,言行举止,是可察知人的一些情况的,但不应加以神化。
相学中,有些是可信的,有些就不可信,还必要批判与舍弃。好的精华要吸收传承发扬发展,不好的糟粕就要断然舍弃。不要以为一切都是好的对的,要有自己的认识判判。在中国古代相学很经典的《麻衣相》中,对手也有论述:手者,其用所以持者,其情所以取舍。纹线长者,其性慈而好施;短厚者,其情鄙而好取。手垂过膝存,世间之英贤;手不过腰有,必一生贫贱。
文章TAG:跟党走 一生一世 一生 什么手一生 一生一世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