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只在门前栽了一棵竹子,但几年后却成为了一片片的竹子,这是竹子的生长习性造成的。一、竹子和树的生长习性竹子这个东西,很多人是很喜欢的,包括不少文人,他们对竹子有种特别的偏爱,竹子也的确有这个资格,不管是春夏秋冬,竹子都是一片翠绿,的确能让人心神愉悦。
1、家里的院子适合种竹子吗?
大家好,我是苏州灌园的种花大叔。世人只知居无竹则俗,不知居有竹则苦,喜欢种花,院子没有硬化的花友们记住了,千万不要种竹子!2011年,我在自家院子里种了3丛竹子,品种还算满意,紫竹,据说当年观音菩萨就是住在紫竹林里的。竹子刚拿来的时候只有2米高,一丛三四根,确实觉得院子高雅了很多,然后,麻烦就来了。第二年出笋,3米高,第三年出笋5米高,
妨碍二楼邻居了。5~6米的竹子是什么概念呢?自己家的窗户看出去,只有竹竿,看不到叶子,而夜风一吹,它又总是刷楼上的窗户,让邻居没法睡觉,好死不死的,这东西出笋也不老实,他会沿着地下一条直线,指不定对着哪个方向,50公分一个笋,一路出去10来米。吃?紫竹的笋能吃吗?我真不知道,而且这个笋也不粗,感觉应该也没有食用价值吧?我猜大多数朋友们都会和我同一个做法,把笋拔掉!但是这能解决问题吗?不能。
竹笋拔掉后,原地会长出来一个更细小的笋,再拔,再出个更小的,然后就会长一丛类似小草一样大的竹子,平时看到地上有草,手一拔就掉了,这种竹子草,哼!反正我是拔不出来,那比普通草结实太多了。大家要是真的特别爱竹子,非种不可的话,一定要记住,在竹子周围的土里先埋一段暗墙,把竹根限定在固定范围之内,再有就是一定要研究清楚你选的竹子品种到底有多高。
还说紫竹吧,网上介绍紫竹有两种,一种2~3米高,还有一种5~6米高,现在我强烈相信,这是胡扯!这两种高度只不过是同一种紫竹不同年限而已。早期竹笋确实长不高,时间越久,估计营养积累多了,新笋一下子就窜到5米以上,现在我院子里的紫竹已经全部被我移出去了,竹子虽然挖走,地下的竹根还在,未来几年,唉~与小竹笋的战斗还得继续。
2、农民为什么喜欢在院子里种竹子?
你好!飞火流星为你解答,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农民喜欢在院子里种竹子,也是有其历史渊源的,竹子原产于中国,是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为集中,总共有70于属1000多种。最矮小的其杆高只有10-15厘米,最高大的其杆高超过40米以上,
中国人最早的竹情结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并在之后的长期演变中形成了一种文化式的民俗意义。比如说把竹子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把竹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等,竹子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雅称、别称和美称,每一个称呼都能追寻还原出一段人文历史,比如说抱节君与宋代的苏轼有关,冰碧与唐朝的元稹有关,不秋草与金代的马天来有关,初篁与南朝的谢灵运有关,翠琅玕与宋朝的杨万里有关等等。
竹子,对中国人有着不一般的传统文化含义,“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农民之所以喜欢在院子里种竹子,也是因为看中了竹子的特别象征意义。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竹子空心有节,代表虚怀若谷,高风亮节;竹子弯而不折,折而不断,代表正直不屈,坚韧不拔,可以说,在农民的眼里,竹子就是生命的弹力、长寿的基因、幸福的源泉、精神的寄托。
3、俗语“门前不栽竹,房后不栽树”是什么道理?为何房前不能种竹子?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农村俗话里关于院子门前栽种树木的说法不少,算得上是俗话里的一大类。但这类俗话有个特点,全都是讲得玄奇神秘,所以导致很多人看到这类俗话时,自然会将这些归类到迂腐和迷信之中,其实这里面固然有古人对于自然或者植物生长的局限性,但要完全归类到玄奇之中,似乎也有不妥,比如这句“门前不栽竹,房后不栽树”,很多人解释起来会说到栽竹子在门前,会导致家里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房后栽树也是同样的解释。
文章TAG:竹子 房前 家里 为什么家里不能种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