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姓朱,朱与猪同音,所以如果说“杀猪”、“朱砂”之类的词汇当时是不允许的。在明朝,“猪”与“朱”的称呼之间并没有多少事实上的冲突,没什么尴尬的,宋朝宫廷每年吃的猪肉,还不到羊肉的零头,古代的中国并不太吃猪肉,先秦与秦汉时期,不同等级的人群能够吃的食物也都完全不同,大牲的肉类只有天子贵族才能吃,平民最多也就吃些鸡鸭。

1、为什么姓赵的和姓朱的这么少?

为什么姓赵的和姓朱的这么少

赵姓和朱姓都是我国人口大姓,其中赵姓人口2700多万,排我国100大姓氏第8位;朱姓人口1600多万,排我国100大姓氏第16位。由于各姓氏人口地域分布不均,有的姓氏主要分布在北方,有的姓氏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内部也存在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认为赵姓和朱姓人口少其实只是一种假象,只能说你所住的区域赵姓、朱姓人口少,如果你走出去,放眼全国,你会发现原来赵姓和朱姓都是全国排名靠前的人口大姓,

2、姓朱、马、牛、杨、侯、熊,季、苟、龙的人生是怎样一种体验?

姓朱、马、牛、杨、侯、熊,季、苟、龙的人生是怎样一种体验

谢谢邀请!我对百家姓的各种姓氏包括动物,不太怎么关注和了解,只是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代理!姓氏的由来,可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时代,姓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以命氏的治理国家方式而产生。因此,姓氏只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百家姓己发展到现在有上千多种姓氏,虽然种类众多,但是从其起源来说,差异不大。

3、明朝皇帝朱元璋姓朱,那么杀猪行业是怎么规避皇家忌讳的?

明朝皇帝朱元璋姓朱,那么杀猪行业是怎么规避皇家忌讳的

有历史史料证明:朱元璋在位期间,本人并不忌讳“猪”这个词,倒是明朝的第十个皇帝明武宗开始了禁止杀猪一说。据了解,在明太祖洪武(洪武是朱元璋的年号,也就是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八年(西元1375年),乐韶凤、宋濂等11人奉诏编成的一部官方韵书——《洪武正韻》的第62頁有以下内容,可见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并未避讳“猪”这个字,

虽不避讳,但读音有差异!但是据考究,当时“猪”的读音倒是和现在的读音有些区别,当时叫做“吱鱼——猪。zhv,”第一声,类似现在汉字“居”的发音,据粮油市场报了解,现在我国好多地方还这么叫猪为“zhv”。明朝第十个皇帝——明武宗严禁养猪!但是史书中也有记载,明朝中后期,朝廷禁止民间养猪,《明书·武宗本纪》有这样的记载:九月,上(指圾武宗朱厚照)次(巡视到)保定(河北省清苑县)禁民间养猪,着为令。

”《明实录·武宗实录》有这样的记载:“正德十四年十月乙卯,上至仪真,时上巡幸所至,禁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是岁,仪真丁祀,有司以羊代之,”,这是指的就是明武宗禁猪。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10月27日-公元1521年4月20日),汉族,明朝第十位皇帝】曾发布号令禁猪:据传说,他之所以禁猪是因为他本人属猪,又姓朱,禁猪令一出,当时南直隶、山东等地的村市居民被迫宰杀所养的猪,连小猪也都埋掉,明武宗在仪真祭孔时,无猪可用,只得用羊头替代猪头来供奉孔老夫子,

4、明朝是怎样解决家畜猪与皇室朱姓这样的尴尬问题的?

其实所谓明朝不能杀猪不吃猪肉这种说法,与唐朝不能吃鲤鱼一样,都只是一种误传而已。自古以来中原文化之中都有“避讳”的传统,但古人对了应对生活上的不便,也有的是办法,古代奉行“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尤其是帝王,古人说话或者在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为了避开君主的名讳,通常都要改称呼。当然,避讳通常都是“讳名不讳姓”,避的都是君主的名字,而不避其姓氏,

明朝皇帝姓朱,朱与猪同音,所以如果说“杀猪”、“朱砂”之类的词汇当时是不允许的。因此明朝时期,将朱砂改名丹砂,而“猪”则改名为“彘”或者“豕”,这么一来就避开了在言语上冒犯帝王的可能,明朝从太祖朱元璋时期开始,规制是皇家若有丧事,天下禁屠宰,按照《明会典》之中的记载,孝慈高皇后崩时,朝廷颁令京城之中禁止屠宰四十九日,而京城之外禁止三天。


文章TAG:姓朱的 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