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五行,很多人脱口而出,金木水火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方东西南北中可分五行,五色酸甜苦辛咸可分五行,五脏心肝脾肺肾可分五行……但很少有人能弄懂如下问题的答案:第一,五行是从何而来的?第二,五行的生成过程是怎么样的?第三,五行与四象的关系是什么?第四,五行所对应的河图之数有什么意义?第五,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细微差别在哪里?土为什么处于中间位置?第六,五行中火在南方,水在北方,那为什么中国南方多水,北方多山?……以上这些问题肯定有很多人思考过,而且这些问题关乎五行的核心,弄懂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明白五行的真义。

「朝闻道,夕死可矣」里的「道」是什么?

「朝闻道,夕死可矣」里的「道」是什么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出自《论语 里仁》篇。一、首先明确“”道“肯定不是客观规律之类现代人自以为是的东西我们首先要摒弃的是现代人思维,不要用中学课本的话来理解。孔子是儒家,又是古人,他说的这个“道”,肯定不会是:客观规律、人生道理、宇宙秘密之类。他说的“道”,肯定是属于儒家范畴的。二、明确这句话的主体是孔子这七个字看似简单,其实很难理解,不然,我先问两个问题,看是不是很容易就回答了:第一,这句话是孔子说的,那么,孔子作为圣人,他“闻道”了吗?第二,如果孔子闻道了,那么他没有去死呢?如果没有闻道,这是什么样的道,能够让孔子都没有闻道呢?这两个问题,不仅我们觉得不容易回答,连古人也觉得很难,为了解决上面两个问题。

古人就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三、魏晋古人的解释:天下无道西晋的何晏认为:言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意思是:孔子愤怒地说:(天下昏乱无道太久了),要是早上天下恢复正常秩序,我晚上死都可以。这个意思,是不是和大家普遍理解的完全不同?何晏把道解释为天下是否存在正义的意思。不要觉得这个观点很另类,基本上唐以前的古人都是这么理解的。

四、宋朝古人的解释:得道太难朱熹说,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意思是:道,就是天理,(天理太难理解了),要是能理解了,那么我死而无憾。这个解释,倒是和今天比较相似了,也就把孔子解释成为一个热爱学习、热爱探索的好学生,把追求知识和真理看的毕生命更重要。五、清朝古人的解释:实践比闻道更重要清朝的《论语》大师刘宝楠(江苏宝应人)则认为,孔子是圣人,怎么能没有”闻道“?要是孔子都不闻道,我们这些人还怎么过啊。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五行  原论  好书  推荐  道五行什么  好书·推荐丨五行原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