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村没有时钟,老辈人说可以根据月亮高度判断时辰,这是如何判断的呢。古代的时辰是根据太阳所处的位置来判断的,那么赶上下雨、阴天我们就看不到太阳了,就无法判断时辰了,五、辰时“辰时”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五个时辰,是指上午7点到9点这段时间,又叫“早时”等。

1、古时候判断时辰晴天看太阳,那雨天怎么判断时辰呢?

古时候判断时辰晴天看太阳,那雨天怎么判断时辰呢

古时日晷和圭表都是用太阳的影子来计算时间的,可是一旦遇到阴雨天或着黑夜的话,这两样东西就会失去作用,那在阴雨天古人又是怎样计时的呢?漏刻为了不受太阳的影响,在阴雨天也能准确知道时间,古人发明了“漏刻”这种计时工具。就是在一个大水壶里装满水,水壶的底部有一个小孔,再在水壶中间立一个标有刻度的尺子,这样随着水慢慢滴出,水平面慢慢下移,就可以从桶中刻度尺上读出时间,

在当时漏完一壶需要大约15分钟,这也是我们现在把15分钟称为一刻钟的由来。可是,这种计时工具有一点很不方便,那就是要有一个专门在漏壶旁边,等水流完了再往里添水的人,非常麻烦,要是这人开个小差,忘了添水,那不是要搞错时间了。后来人们经过改进做出了多个漏壶叠加在一起的漏刻,这样一天只要加一次水就够了,香篆钟在唐代时期,宫廷中流行一种燃烧香来计时的方法“香篆钟”。

它是一种用黄铜做成梅花形状的盘在,盘子内的梅花有五个花瓣,在每个花瓣上缠绕一圈盘香,然后点燃香,看香燃烧的多少来计时,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是很常见。大明殿灯漏这可是一个高大上的计时工具,是由明代科学家郭守敬发明的,它的内部是由复杂的机械结构组成,从外观上看却十分的有意思,有点像古时用的走马灯。它的外观上部有十二个木人,每个木人都手执一个时辰木牌,当某个时辰到来时,它们就会在四个方向的门内执牌报时,

门内另有一个木人用手指着刻数。在灯漏的下部四个角的位置,各有一个木人手执“钟、鼓、钲、铙”,一刻鸣钟,二刻击鼓,三刻击钲,四刻击铙。在时初、时正时这些响器也要鸣响,产生这些动作的机构都隐藏在柜子里,用水来做动力驱动它们。五轮沙漏由于漏刻是使用水来计时,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北方,冬天天气比较寒冷,会影响水滴漏的速度,于是后来又衍生出了”沙漏“这种计时工具,

其中最著名的是詹希元创制的“五轮沙漏”。它的流沙是从上端的漏斗形的沙箱流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从而驱动初轮,以此来带动各级机械齿轮祖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安装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此来显示时刻。这种显示方法与现代时钟的表面结构几乎完全相同,真是为古人的智慧感到震惊啊!此外,詹希元还巧妙地在中轮上添加了一个机械拨杆装置,以此带动两个站在五轮沙漏上击鼓报时的木人。

2、出生时辰怎么查询?

2、出生时辰怎么查询

谢邀!一昼夜的划分方法,是按照24小时,每小时分为4刻,又分为60分,每分又分为60秒来计算时间,我国传统上是按照12个时辰来计算的。分别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一个时辰分为2个小时,又分为8刻,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子时:下午11点到早上1点;丑时:早上1点到早上3点;寅时:早上3点到早上5点;卯时:早上5点到早上7点;辰时:早上7点到早上9点;巳时:早上9点到早上11点;午时:早上11点到下午1点;未时:下午1点到下午3点;申时:下午3点到下午5点;酉时:下午3点到下午7点;戌时:下午7点到下午9点;亥时:下午9点到下午11点,

3、古人是怎么计算时间的,根据什么来判断时辰和年月的?

3、古人是怎么计算时间的,根据什么来判断时辰和年月的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个小时,每小时有六十分钟,而每分钟有六十秒的时间制度来自西方,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计时工具。但是,在现在的时间制度传入我国之前,我们祖先们依靠的是怎样的时间体系来生活的呢?古时候,人们没有准确计量时间的工具,只能通过太阳升降来判断时间的早晚,正如古言所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文章TAG:怎么判断时辰  时辰  雨天  怎么判断时辰  那雨天怎么判断时辰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