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是“庚日”呢?庚日的说法与古代流行的“干支纪日法”有关,即把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取一个字结合而得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组的不同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的日子叫“庚日”。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一般为10天,有的年份20天。
这样,我们就可以推算出伏天大概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下旬。“秋老虎”关于“秋老虎”的时间,气象学上没有严格的界定,民间指立秋或处暑后短期回热的天气,一般发生在8月9月之间,持续时间为7-15天。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是天气由热转凉的开始 。但有时立秋后南移后的副热带高压又北抬,再度控制江淮及附近地区,造成日照强烈,气温回升,因此立秋并没有马上让人感到秋天的凉爽反而更加炎热难受,仿佛炎热仍在发威,所以称为“秋老虎”。
农村俗语“秋包伏,热得哭;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和伏包秋有啥区别?
目前农民们比较关注的话题是立秋,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之后就代表秋天到了。关注节气有两个目的,因为二十四节气与农民种植庄稼有着密切关系,很多老话是根据节气的时间、以及节气那天的天气状况来判断庄稼收成,因此第一个目的是关注节气想分析庄稼今年是否丰收,另一个目的是根据节气,依据老话来看看以后的天气状况。
比如俗语:秋包伏,热的哭,伏包秋凉飕飕。就是根据立秋时间来分析立秋之后的气温是继续狂热,还是凉爽。要想分析这句俗语,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什么叫做秋包伏和伏包秋。这俩称呼是根据末伏来定论的,秋包伏是说先立秋,然后才进入末伏天,此为秋包伏。伏包秋,意思是说末伏的第一个庚日恰逢立秋,末伏第一天和立秋同一天,此为伏包秋。
那么我们今年立秋是伏包秋还是秋包伏?相信很多人心里是盼着伏包秋的,继续往下看:2019年末伏是8月11日至8月20日,假如今年立秋是8月11日,那就是伏包秋了,是凉悠悠的秋,但2019年立秋是8月8日,在末伏之前,是为秋包伏热的哭的日子。那么俗语:秋包伏热得哭,伏包秋凉悠悠有没有道理呢?暂且小编不予以评论,我只是把更多老话剖析一下,大家自己来下定论就好。
文章TAG:三伏天 庚曰是什么意思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