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一定境界后再看赵的书法怎么都缺少一种秀逸的成分。赵孟頫的行书以其成熟期的代表作《洛神赋》《赤壁赋》《吴兴赋》为主,把这三个写好足矣,两年的欧,又写了两年的赵,很好的感觉,赵孟頫的赵体书法是很值得学习的,因为他是唐代以后难得的一位集书法之大成者。

1、书法赵体应该怎么练习?

书法赵体应该怎么练习

赵孟頫的赵体书法是很值得学习的,因为他是唐代以后难得的一位集书法之大成者。最为关键的是他的作品多为墨迹手书,对于我们研究古人的笔法是非常有帮助的,唐代的楷书基本都是碑刻的,经过二次加工,经过多次拓刻之后,很难去体会古人的用笔之道。所以唐代的碑版楷书也被称之为“工楷”,这种书体主要作用就是写碑文石铭,在古代也应用范围狭窄,非古人日常所书也,

因此启功先生才有了“半生师笔不师刀”的感叹,对于学习碑刻书法的朋友时刻提醒要“透过刀锋看笔锋”。赵孟頫的书法是古人真正的书写体,就是日常所书的书体又称为“翰牍体”,这也造成了后世不懂书法的人说“赵书无工楷”,其实就是根本没有理解古人的碑版书法与日常书法是有区别的。如果我们看一下唐人的写经小楷,就非常能体会到了,例如《灵飞经》,

因此学习赵书的时候,即使是他的楷书也要注意一笔之收笔与下一笔之起笔的呼应。《胆巴碑》学习赵书要注意下面两点:赵书的选贴赵孟頫的大楷代表作:《妙严寺记》《胆巴碑》《三门记》,其中《三门记》赵孟頫取法李邕,楷书中有行书笔意,去李邕的攲侧之势而变为浑厚方正,端庄典雅、气势雄伟而不失灵便。正如李日华所说:“文敏此碑,有泰和之朗而无其佻,有季海之重而无其钝,不用平原面目而含其精神,天下赵碑第一,

”《三门记》而之后的《妙严寺记》又吸收了柳公权的结体,与《三门记》相比变方阔为修长。晚年的《胆巴碑》最是人书俱老,行笔严谨而不失流利,点画顾盼承接自然,结体匀称适度、风姿绰约,历来书家以此为赵书碑中第一,小楷是赵孟頫诸书中最好的,他的小楷师法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代表作为《老子道德经》,是其晚年所书,除了有“二王”意韵,还对《灵飞经》有所借鉴。

学习赵孟頫的小楷首推《道德经》,《汲黯传》虽然也是一篇小楷精品,但与赵氏整体书风有差异,疑为后世他的崇拜者俞和所书,小楷《道德经》赵孟頫所擅诸体书法中,成就最大者当属行草书,后人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胡汲仲谓:“赵子昂书,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虽然稍微有点夸张,但赵氏的行书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确实没有人能相比,

赵孟頫的行书以其成熟期的代表作《洛神赋》《赤壁赋》《吴兴赋》为主,把这三个写好足矣。赵孟頫的书学思想《洛神赋》学习赵孟頫的书法,不仅仅是学习他的字,更要去理解学习他的书法思想,赵孟頫提倡复古,师法魏晋的书学思想在宋末元初时期,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他认为学习古人法帖,当以玩味笔法为第一,“笔法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

2、为什么感觉赵体越写越俗?

恭喜你!你的书法品味在提升。赵孟頫是学王羲之出身的,但是,赵的成就远未达到王羲之的高度,这里包括笔法,结体以及整体的书法艺术感觉,例来有公正的评价赵孟頫书法,说其是王羲之笔法的简化版,我感觉是较公正之言,我们可以看一看一些赵孟頫学王羲之的一个单字,比如依然的依字,王羲之的依字越是细节越是精巧,尤其是右方的衣,其竖钩,还有最后的一捺化成的点钩。

你再看赵孟頫的依字,完全是王羲之的结构及笔法,但是比之王书,赵孟頫就显得粗陋了,简单了!赵孟頫是走王羲之的路数,但是,王羲之的书法秀逸潇洒,温文儒雅,而赵孟頫的书法是端正挺拔,舒展大方!赵的书法一定是好的,高的!但是到达一定境界后再看赵的书法怎么都缺少一种秀逸的成分!再有一点就是赵孟頫的书法过于熟,而少生,这就不符合书法的:写到熟时是生时!对于高端的书法来说,熟是浅,而生才是突破啊!我不是贬低赵孟頫,赵孟頫是书法宗师级的大家,我等望尘莫及,只是我们搞艺术的喜欢探求一个真字,真谛的真字,我认为赵孟頫与王羲之比较的话,还有很长,很大的距离!。


文章TAG:赵体猴字怎么写  赵体  猴字  越俗  感觉  赵体猴字怎么写  为什么感觉赵体越写越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