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种相,就是我、人、众生、寿者。那么,这四相分别是什么意思呢?关于我相,慧能大师的解释是:“迷人恃有财宝、学问、族姓,轻慢一切人,名我相。拥有这四种相的人,都不能得道,不能大彻大悟,而寿者相,固然是达到了一定境界,却没有彻悟。“相由心生”是什么意思?把这个句子补充一些,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
“相由心生”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相由心生”是什么意思?把这个句子补充一些,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相由心生是很高深的学问,却又很显白的存于世间。从广义和狭隘两个方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希望能给有缘人一点点小启示,也希望能给朋友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佛教广义上讲,一切相皆由心生,这里的相包罗万象,乃至我们整个娑婆世界。
一切色、受、想、行、识都是相(虚相)。某种意义上你的“心”灭度了,那么你才能真正意义上离开这个世界。“心”若在,一切就有可能,而若此心已死,那么万千世界也就空寂。六祖有云:非幡动,非风动,仁者心动。心不动,念不起,风动和幡动又有何分别?我们认识世界都是从我们的大脑来区别各种相,一旦我们的大脑停止了工作,对于大脑来说,曾经的相也就虚空了,虽然这些虚空对于其他的大脑暂时好像还不是虚空。
但对已经死亡的大脑何尝不是虚空了呢?能勘破这点,就能心意沉静,境随心转,而不是心随境转,那么人的气量自然吞吐宇宙,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不骄傲、不气馁。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心不动,万物不动;我心不变,万物不变;我心沉静,万物沉静。从世俗的狭义出发,相由心生,是指人的内心的善恶会反映到人的容貌上来。
这点在一般的情况下是有根据的,但却不是完全正确,只是概率大。一个人慈悲那么就会显露在她的行为上,进而改变她的样貌,一个人智慧就会体现在她的行为上,进而改变她的样貌。心慈悲,那么容貌就慈悲;心智慧,那么容貌就智慧。慈悲的人啥样?智慧的人啥样?相信大家都会总结总结。然后再去体会。慈悲不是笑面虎,智慧不是自以为是。
相由心生,体现的是一种表里如一的境界和修为。只有大善大恶的人更容易伪装掉自己的外相。譬如口蜜腹剑之人,譬如白骨精,譬如慈悲的济癫疯僧,譬如行霹雳手段,却心怀慈悲的人。察其言,观其行,时间和事件是最好的明证,智慧是最好的捷径。一家之言,多有偏颇,希望友友们多多包涵。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请点击关注和转发,谢谢!。
金刚经中的寿者相是什么意思?
《金刚经》和《心经》是我们熟知的经文,在中华大地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金刚经》里,提到了四种相,而这四种相,是要破除的,只有破除,才能得道。这四种相,就是我、人、众生、寿者。那么,这四相分别是什么意思呢?关于我相,慧能大师的解释是:“迷人恃有财宝、学问、族姓,轻慢一切人,名我相。”这个就是根深蒂固的我执,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自我意识。
关于人相,就是以分别心看待别人,认为他是好人、很有本事的人,或者是小人、不可交往的人,等等,这样看待别人的时候,叫做“人相”。众生相,就是超越了我相、人相,不再分别了,但是把所有的生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佛菩萨,一类是众生。众生还没有悟,而菩萨跟佛是开悟了的。寿者相,指的是有一个命根,这个命根要比我相、人相、众生相都要微细得多,没有你我他的分别了,但是有一个存在、活着的相续的感觉,永恒的长寿,永生。
拥有这四种相的人,都不能得道,不能大彻大悟,而寿者相,固然是达到了一定境界,却还没有彻悟。没有证得真正的涅槃。因为真正的涅槃,诸法空相里边,命根也是空,涅槃也是空,就是《心经》所讲的,“无智亦无得”。佛法无边,智慧浩渺,不以这四种相来羁绊心灵,何其之难!而破除这寿者相,就能达到无畏无惧之境地,俗语解释为:死算个锤子,活着又如何,破除了这个,心灵的羁绊就此破解,大彻大悟才能贯通。
文章TAG:阴命 有福气 面相 男人 阴命什么相 什么面相男人有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