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伏羲的洛书是什么东东

迷信啊

伏羲的洛书是什么东东

2,河图 洛书 详细介绍

其实就是点点版的九宫格…

河图 洛书 详细介绍

3,洛书具体指什么

烈山135级别法宝 河图洛书

洛书具体指什么

4,河图洛书的传承

首先应先说下河图,洛书的由来。河图是上古时,一日黄河中浮出龙马,马背上的花纹就是河图。而洛书则是上古时,洛河中浮出神龟,龟壳上的花纹便是洛书。 后来2部书,被圣人所得(圣人:如三清,佛祖,女娲,伏羲等。而鸿钧则是超越圣人的存在),而封神大战时鸿钧下令不得圣人参与,所以这2部书也没有现世。但有很多的书籍则是由这2部中演化出来的,如太极,八卦等。

5,河图洛书分别是指什么

1)河洛所指,后世理解不一。西汉刘歆以河图为八卦,以《尚书.洪范》为洛书。汉代纬书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以九六附会河洛之数。宋初陈抟创“龙图易”。吸收汉唐九宫说与五行生成数,提出一个图式,名龙图,即河图。西蜀隐者则以陈抟之先天太极图为河图。刘牧将陈抟龙图发展为河图、洛书两种图式,将九宫图称为河图,五行生成图称为洛书2)河图,洛书的关系。一般认为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不可分割。汉代刘歆认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汉书.五行志》注)南宋朱熹、蔡元定:“河图主全,敌极于十;洛书主变,故极于九。”“河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处于方,盖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数之体也。洛书以五奇数统四偶数而各居其所,盖主于阳以统阴而肇其变,数之用也。”并认为河图象天圆,其数为三,为奇;洛书象地方,其数为二,为偶。(《易学启蒙》)蔡沉:“河图体圆而用方,圣人以之而画卦;洛书体方而用圆,圣人以之而叙畴。”并认为河图主象、洛书主数;河图主偶、洛书主奇;河图主静、洛书主动。

6,洛书河图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正确图与算法呢

一、解析河图洛书  直观地考察河图洛书,不难发现,这两幅图具有数字性和结构对称性这两个明显特点:  第一,数字性。数的概念直接而又形象地包含在图书之中。“ ○ ”表示1;“● ●”表示2;……依次类推,河图含有1~10共10个自然数,洛书含有1~9共9个自然数。其中,由黑点构成的数为偶数,由白点构成的数为奇数,表达了数的奇偶观念。因此,数字性是河图洛书的基本内容之一。  第二,对称性。两幅图式的结构分布形态对称,具体表现在二个层面:其一,由黑点或白点构成的每一个数的结构形态是对称的;其二,整体结构分布对称。河图,以二个数字为一组,分成五组,以[5,10]居中,其余四组[7,2]、[9,4]、[6,1]、[8,3]依次均匀分布在四周。洛书,以数5居中,其余8个数均匀分布在八个方位。  进一步分析,河图洛书还包含着丰富的数理关系,下面分别论述。  河图包括的数理关系:  1、等和关系。除中间一组数(5,10)之外,纵向或横向的四个数字,其偶数之和等于奇数之和。  纵向数字:7、2;1、6 7+1=2+6  横向数字:8、3;4、9 8+4=3+9  并得出推论:河图中,除中间一组数[5,10]之外,奇数之和等于偶数之和,其和为20。  2、等差关系。四侧或居中的两数之差相等。上(7—2);下(6—1);左(8—3);右(9—4);中(10—5),其差均为5。  洛书包含的数理关系:  1、等和关系。非常明显地表现为各个纵向、横向和对角线上的三数之和相等,其和为15。  2、等差关系。细加辨别,洛书隐含着等差数理逻辑关系。  ①洛书四边的三个数中,均有相邻两数之差为5,且各个数字均不重复。  上边[4、9、2] 9-4=5  下边[8、1、6] 6-1=5  左边[4、3、8] 8-3=5  右边[2、7、6] 7-2=5  显然这个特点与河图一样,反映出洛书与河图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②通过中数5的纵向、横向或对角线上的三个数,数5与其它两数之差的绝对值相等。  纵向 |5-9|=|5-1|或9-5=5-1  横向 |5-3|=|5-7|或5-3=7-5  右对角线|5-2|=|5-8|或5-2=8-5  左对角线|5-4|=|5-6|或5-4=6-5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数理关系和对称性是河图洛书图的基本特点,河图洛书包含着基本的自然数之间“和或差”的算术逻辑关系,尽管两者有所差别,但是它们表示的数理关系有相似共同之处,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7,河图洛书是什么意思

相传很久以前,洛阳北黄河边上的孟津,有一年从黄河里爬出了个大怪物。这个怪物异常庞大,一张嘴就吞下个活人,一打滚地里的庄稼 全都遭秧。从此这里田地渐渐荒芜,百姓也吃尽苦头,无以谋生。      怪物闹的大家没有活路,只好找来了伏羲。羲皇听了大家的诉说后,忙带上宝剑,来到河边。那怪物原来是黄河中的龙马,看到羲皇挥舞 宝剑站在面前,知道逃脱不掉,忙伏地告饶,乞求羲皇放它条生路,并承诺:“若放了我,定从黄河里拿件宝贝给您!”羲皇听到说:“我不要 什么宝贝,只要你答应不再祸害百姓,我就放你。”      龙马答应潜入河中。几天后,它果然背负着一块玉版献给羲皇。伏羲一时也琢磨不出玉版上黑色小点和那些图案,只知它是黄河中的宝贝 ,便唤这块玉版为“河图”。      此后,羲皇同龙马结下深厚友情,伏羲经常去看龙马。一天,伏羲细看龙马身上的花纹,再琢磨河图上的图案,一下悟出了八卦图。据说 ,伏羲还曾将他的八卦知识写了本书叫《易经》,后经商周末年周文王的完善,变成了今日的《周易》,一直广为流传。      至于《洛书》,需从大禹治水说起。      有年夏天,大禹凿开了龙门,伊河在龙门南形成的湖水流入了洛河待湖水渐渐流浅时候,从湖底浮出一个足有磨盘大的乌龟。大禹的手下 人见了,忙挥剑去砍,被大禹拦住了,大禹看这只龟对百姓也从没做过坏事,便把它放入洛河。 过了不久,有天,整个洛阳城都被大雾笼罩, 大禹率领手下到洛河岸边察看水情。忽然,在大雾茫茫的洛河里升起了一束五彩宝光,随之,罩在空中的大雾也烟消云散。大禹仔细一看,那 宝光升起的地方,浮出一只乌龟,那宝光也正是从乌龟背上的一块玉版放出来的。原来,当日的乌龟为抱答大禹,特将此玉版献上,并称这块 玉版为《洛书》。      在《洛书》上有65个红字,大禹一个也不认识。后来经过反复揣摸,整理出九个方面的内容,有历法、种植谷物,制定法令等。      后来,古人根据《洛书》的九章大法,整理出一本科学法典一《洪范篇》。这部书一直传至今日。      有趣的是,1987年安徽含山县陵家滩原始社会末期墓葬中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片和玉龟,据专家考证,是无文字时代原始先民把天地、北 辰、四维、四时、八方、八节、八卦和洛书之数融为一体的宇宙图式,也是原始的洛书和八卦图。出土的玉版、玉龟的年代,比大禹治水还早 1000年左右。在今洛宁县长水一带“洛出书处”石牌二通。黄帝时,“仓颉随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泸洛讷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 以授之”。仓颉为黄帝史官。他依河图洛书造出一代象形文字,成为中国最早的计数文字、汉字。仓颉造字后遗址也在洛宁县西南30公里的兴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文章TAG:洛书干什么用的洛书  干什么  什么  
下一篇